借宴请敛财继续“高发”
两节期间,多地纪委通报基层干部大操大办乔迁宴、生日或子女婚宴。中央纪委法规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释义》指出,“大办”是指大大超过了当地一般群众举办类似事宜的规模或消费标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通报,一师四团核算中心核算员谢静为儿子操办婚宴44桌,参加人数350余人,收受礼金共计8.1万元。一师四团纪委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黑龙江省纪委通报,鸡西市新闻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志强单方分5次为女儿操办酒席累计17桌,超出规定标准。赵志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些被通报的典型案例,无一不存在违规收受礼金、借机敛财的行为,有的接受他人礼金多达10余万元。
宁夏自治区纪委通报,银川市贺兰县张亮村党支部书记李兴瑞借女儿过满月之机,大摆宴席46桌,接受370人礼金共计12.19万元。在组织调查期间,主动退还除亲戚之外的268人8.39万元礼金。贺兰县纪委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陕西省社科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郭兴全指出,党员干部违纪操办婚丧及其他喜庆事宜,是将公权力与个人私事交织在一起,给权力寻租以空间,也会助长奢靡之风。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第八条规定,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准有六种行为,其中之一是: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
婚丧喜庆办酒席,宴请宾朋,是一种人之常情。认定违规有哪些标准?中央纪委法规室曾解释,一是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讲排场、比阔气,到处打招呼,下请柬,动用豪华车队、招摇过市,大摆宴席、奢侈浪费,不符合党员干部的形象,引起群众的不满和猜疑,造成不良影响;另一种是借机敛取钱财。对于借举办婚丧喜庆事宜敛财的,不论是否大操大办,都要追究责任。
“禁止党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并不是禁止传统民俗。”中央纪委法规室表示,只要注意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形象,注意可能在群众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搞简朴、正常的婚丧喜庆事宜,一样体现传统民俗。
从通报情况看,相关干部多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此前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和地方再三强调不得利用婚宴等机会敛财,一些干部却充耳不闻。这说明要继续加大处罚力度,否则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