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10:2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已于近日对外公布,其中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成为亮点之一。
何为全民参保计划?目前进展如何?与社保制度改革如何同步推进?记者为您一一解读。
何为全民参保计划?
全民参保计划起始于一年多以前。
201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该计划旨在摸清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参保状况。我国力求建立全民都参与的社会保险制度,引导将自愿参保调整为参保登记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个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部分人群。
2014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养老、医疗保险作为重点。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覆盖率超过80%。目前,尚有1亿多符合条件但未参保的人群,主要包括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2012年底实现全覆盖,目前95%以上的城乡人口都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按照人社部规划的时间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启动试点,2015年扩大到50%左右的地区,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虽然社保制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还欠缺对个体情况的掌握。”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对本网记者表示,“通过全民参保登记,可以摸清底数,了解一些人不愿、不便参保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未来政策。”
在试点地区,参保登记正在稳步推进。例如在浙江,通过对个人参保情况进行登记核查和规范管理,建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和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登记信息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符合参保条件的本省户籍人员应保尽保。
但褚福灵强调,参保登记的对象是居住地全体居民,不分户籍人口还是外来人口。之前只是人社部提出来的计划,现在随着五中全会公报的公布,需要其他部门或社会组织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按照既定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覆盖率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