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筑文化之桥 亲情连华人之心【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亲情中华·汉语桥”夏令营(浙江)调研侧记

汉语筑文化之桥 亲情连华人之心【3】

潘婧瑶

2015年08月06日08:4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生实践团的志愿者(中)与夏令营孩子们一起在集体宿舍生活。人民网记者潘婧瑶 摄

    学自理 结友谊

    培育爱国和集体主义的种子

    在青田的闭营仪式上,记者发现,有四个女孩在仪式结束后流泪拥抱,久久不愿离去。还有孩子拉着老师的手,一起合影留念。

    这种场景在每一地都在发生。友情的纽带加深了这些华裔青少年之间的情谊,也强化了他们与故乡、与祖国这片热土的联系。

    杭州营的刘琴老师说,在入营之初她发现,这些长期受西方文化浸染的孩子,非常讲究隐私空间,很少喜欢手拉着手。然而在短短的半个月的集体宿舍生活之后,很多孩子会主动牵起对方的手,像中国孩子一样表达亲密的感情。

    宁波大红鹰学院的大学生实践团则来到了青田营。这些比孩子们大不了几岁的志愿者们,把自己的所学教给了夏令营的孩子们,和他们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孩子们之前,我们首先要提前充实自己、设计课程,而且因为照顾这些同学,我觉得自己的责任心也提升了。”柯芯芯是大学生实践团的团长,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有的课程要点和生活注意事项。在她和记者交谈的时间里,不断有学员走过,都非常亲密有礼地叫她“老师”。

    在夏令营里,孩子们充分体验了中国式的集体主义生活。杭州市侨联秘书长李孟波介绍,尽管营地中有足够的洗衣机,但是她还是决定,要教孩子们自己洗衣服、在阳光下晒衣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在青田营,部队官兵来到宿舍,教孩子们整理内务,叠“豆腐块”,让他们体验了从没有过的军训生活。

    “夏令营是‘小投入,大产出’,通过给各国的华人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能够促进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向海外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打下基础。”中国侨联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侨联主席吴晶强调,夏令营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体验、亲子交流,让孩子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参加夏令营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展示在夏令营期间创作的书法、剪纸、脸谱、水墨画等作品。人民网记者潘婧瑶 摄

(责编:潘婧瑶、盛卉)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