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站里听真情
事先不打招呼的调研,既看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情况,也听得到最基层的声音。
在闵行许浦村和宝山南大村,韩正路过当地大联动工作站、警务站、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卫生站和村委会,就一家家走进去了解情况。
工作人员见市领导突然到访,都有些吃惊。韩正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正好经过这里,来看看大家,了解大家工作情况。你们和我说说,遇到什么困难吗?”
几句话后,大家都放松许多,一五一十地讲起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许浦村外来人口,都有登记吗?”“登记是有的,但是流动性很大,变化也很快,要说完全登记,很难做到。最高峰时,外来人口大约有4万人,要说管理全覆盖,真的蛮难讲。”
“警务站处理最多是什么情况?最近一次是什么事?”“韩书记你来看一下记录本,主要是各种纠纷,特别是房东与房客的纠纷,因为群租太普遍了。还有居民和摊贩的纠纷,环境差了经常吵架,最近一次就是。我们主要是调解。”
“村里管理成本最高的是哪块?”“不瞒韩书记说,管理成本是越来越高了,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公共设施运行和日常环境治理这一块,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每天生活垃圾差不多就有60吨,根本来不及扫。”
“市里1+6文件内容大家都知道吗?落实当中有什么问题吗?”“这个知道的!很好的政策,尤其对我们基层工作的人有倾斜。我们觉得,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各有各的苦衷,落实当中要结合实际。”
“厂中村”里看实情
“城中村”的问题在城郊结合部突出,而“厂中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连接宝山区和普陀区的南大路两侧正在进行综合整治,加快淘汰调整落后产能,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主业已经调整,但厂区搬迁拆除收尾工作推进迟缓。由于主管单位疏于管理,一些企业留守人员对厂房进行出租并层层转包,吸引大量小作坊在旧厂房内集聚。外来人员群租聚居,乱搭建带来的火灾和生产安全隐患很大。
位于制革路与南大路交界地区的上海红光制革厂,正是这番景象。之前,上海媒体曝光过这里的情况,当地突击整治,据说已经整改了。7月23日下午,韩正冒雨来到这里,看看实际情况。
外表看上去已经废弃的工厂,走进去才发现卡车、货车来来往往十分忙碌。虽然看到走进来几个陌生人,但是里面人忙着生意,也不认识来人,无人过问。厂区被分割出租,生产作坊、仓库、杂货店、群租楼一应俱全,还有几家食品生产厂。从小路两边停放车辆的牌照看,租户来自全国各地。看得出,这里曾经整治过,但安全隐患依然十分明显。
韩正打着伞走在厂区,不时停下来避让路上穿梭的货车。他走进杂货店察看商品,并与一位仓库租户聊天,询问租金情况。来到位于厂区最深处的一幢小楼,这里是群租宿舍,尽管下着雨,依然有衣服晾晒在外。
路边一家杂货店老板蛮“自豪”地对来人说;“这里啥都有了,不需要出去的。”
大小书记河边对话
不打招呼的调研,看得到各种“原生态”问题,也看得到原先并不引人注目的基层好经验。
7月23日下午,韩正来到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刚到村口,就看到一切井井有条。村口有车辆限高限宽设施,主要通道比较宽阔,两边车辆停放整齐,店家也是干干净净。
韩正走进村联勤中心,与窗口办证登记的工作人员聊了几句,才几分钟村治保主任就到了,询问需要什么帮助。他抬头一看,认出是韩书记,于是想电话联系村支书。韩正摆摆手,笑着说:“不要紧,你先给我们介绍介绍村里情况吧。”
北管村2.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00,外来人口1.2万,实有人口登记工作做得很仔细。墙上的表格每月更新一次,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数据一目了然。村里联勤工作部门集中办公,实有人口登记、警务站、监控室、24小时值班室都在一起。
治保主任郭文先告诉市领导,村里的小联勤机制24小时运转,每个联勤工作人员手里都有一个“城管通”,发现问题后可用它呼叫,工作人员5分钟内到达现场。黑广告、乱设摊、乱倒垃圾渣土等“牛皮癣”问题,一发现都是第一时间解决。此时,村委会主任邵伟梁赶到联勤中心,韩正笑着问:“你怎么赶来了?是城管通呼叫的吗?”主任笑着说:“是的!”
邵主任介绍韩正察看村里的商业街和菜场。商业街是北管村集体资产,收益属于村民;菜场里,凡是本村村民自己种的蔬菜,摊位免费。正看着,村党总支书记沈彪也到了,“也是城管通呼叫的吧?”“是的是的。”大家都笑了。
一场大雨刚过,但村里的道路、墙面地面十分整洁,无积水污水。河道涨潮,有一些水生植物翻上水面,但水质还是比较清。在小河边,韩书记和村党总支沈书记一问一答,聊了起来。
“老沈,你是住在村里吗?”“是的,30多年了。”“村里道路墙面和河道保洁,工作量大不大?”“村里的事情不能拖的,你看噢一天不扫就乱了,两天不扫就脏了,三天不扫简直一塌糊涂。必须天天盯,随时处理,24小时运转。”“你自己住在村里是优势,天天了解情况。”“是的呀,否则隔个双休日再来,一塌糊涂了嘛。”“财力投入够吗?”“韩书记,说句心里话,我这个村财力不算是宽裕的,但是财力这个事情关键是怎么看,确实重要但也不是核心问题。我这样的角色关键是责任心,活做好了老百姓满意,说你好、服贴你,自己心里也踏实,不然老百姓天天骂你,自己也难受。”“对!”
走过村里439号门口,一位村民眼睛一亮,高兴地喊了起来:“韩书记!”
大家笑着应声走进这户人家。屋内陈设简单整洁,炉边刚出锅的红烧肉香溢满屋,韩正问起男主人余志华情况来。“房子建了多少年?”“32年了。”“住着还好吧?”“房子有点老,总有些担心的。”“家里孩子一起住吗?”“本村小青年住在这里的已经不多,他们外面都有商品房,老年人大多数还住这里。”“孩子们经常回来看看吗?”“时常回来的。”“你退休了吧?对现在生活满意吗?”“退休了,生活不错啊,谢谢领导关心我们。”
离开院子时,韩正祝主人家8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