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均为陈诺摄
禁毒长跑又开始
好在禁毒长跑又扣响了发令枪。
去年邓真晓任临泉县委书记,46岁时接过了禁毒的接力棒。“说实在话,刚来临泉时没想到毒情这么严重。”这个曾在安徽省城大刀阔斧进行老城区改造的前区委书记履新之初还是感到“压力山大”,“彻底禁毒,需要从基层出发,一步步刮骨疗伤。”
基层干部的整肃成了那声发令枪。全县排查了12604名县乡国家公职人员,在村“两委”换届中对2510名村干部候选人进行体检。临泉县甚至为他们举行了一场封闭式的军训。
去年,临泉县成立高规格的禁毒委员会,采取“打”“控”“防”的立体式工作方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安禁毒部门派专人进驻,协助基层干部对各镇各村进行重点排查,扎根常驻。
临泉县审计局副局长方舫调任后韩村任第一书记,纯脱产,吃住在村部,“保守估计要待两年”。
今年4月28日深夜2点,500名公安干警荷枪实弹奔赴庙岔一涉毒重点村,对吸贩毒人员进行围村突击抓捕,“警笛声来来回回整整响了一夜。”县城关居民王利回忆。
这是近期临泉开展的突击围剿行动中的一次。
仅2014年5月23日至2015年2月14日,临泉县就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45人,与往年同期相比上升306%,查获吸毒人员745人,同比上升231%。
重拳之下一些可喜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雍磊的手机最近响个不停,大部分是群众的涉毒举报电话。“有的是举报邻居、有的是举报亲戚,甚至还有举报自己儿子的。”雍磊说这表明群众意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性,被发动起来了。
从曾经让人眼红、感觉光荣到如今遭受唾弃,涉毒人员在临泉的地位一落千丈。“我可算把我儿子害苦咯。”徐微华说如今村里结婚定亲前双方都要打听下家里涉毒与否,一旦有过“毒经历”,亲事就算吹了,为此自己27岁的儿子至今还单身。
一些吸毒人员的“回归”之路亦走得很坚决。瓦店镇50岁的李俊为了戒毒,不知嚼掉多少包冰糖,“瘾大的时候,我把自己锁在屋里,钥匙踢到门外头,在房间里直打滚。”
如今,戒毒成功后的他在政府的帮扶下开起了一家面粉厂,年收入达20万元,“这还不够,我要把吸毒浪费的那些都补回来。”
张晓东告诉记者,有线报称贩毒分子们如今也在私下议论,“说禁毒不久就会告一段落,风头过了再出山。”然而段怀东的回答很坚定,“我们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要与毒贩子一个群众一个群众的争夺,每争取一群众都是一个新的胜利。”在今年4月的一场内部会议上邓真晓说,“根除毒患至少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雍磊错过了好几次调回原职的机会,与他的诸多同事一样,他说“只要风里还能闻到毒味儿,我就一直扎在这儿!”(文中涉毒人员均为化名)
上一页123 上一页1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