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之争”真相调查【4】

2015年07月09日08:1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临沂之争”真相调查

  问题四:治污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

  数据显示,2014年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3569.8亿元,增长10.1%,居全省第二位,为2004年以来在全省最好位次。这意味着临沂经济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实现了中高速增长。

  这次临沂大气污染治理行动对经济到底产生多大的影响?来自临沂市政府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57家停产整治企业利税合计81613.4万元,占比2.8%。截至目前,除31家复产企业外,26家仍停产企业利税合计30134.5万元,占比1%,因此不存在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的问题。今年1月~5月,临沂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23.2亿元,较年初增加268.3亿元,存款余额和新增均居全省第五位;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27.3亿元,较年初增加193.6亿元,贷款余额和新增分别居全省第五位和第四位,余额存贷比71.35%,同比提高4.01个百分点。目前没有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金融指标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1月~5月,临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9亿元,增长12.8%,增幅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8.8%,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8.7亿元,增长14.8%,增幅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9.5亿元,增长5.24%;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2亿元,增长11.2%。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趋势有所缓解。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仅关停企业不是真本事,真正的本事应该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临沂以约谈整改为契机,既着力解决长期遗留的环保难点问题,同时,积极谋划转型发展大计。

  临沂市以铁腕手段、雷霆之势打响的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不仅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倒逼污染行业加快转型步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临沂市正在推进“退城进园”,按照行业准入、环保标准、能耗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制定了《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工作方案》。在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兰陵县设立冶金、建陶、化工等产业园区,对分布集中、严重影响区域环境容量的企业,有计划、分批次实施“退城进园”。计划3年内搬迁整治企业59家,城区钢铁、建陶等产业搬迁产能占比达到60%。同时,针对板材企业数量多、布局散、污染重的现状,依托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这一平台,投资12亿元建设超低排放供热中心,实行统一供热,有序推动中心城区西部板材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工程。围绕解决石英砂产业低档次竞争、低层次发展的问题,深度整合提升沂南县石英砂加工业,将生产企业由107家整合到68家,企业效益、产业档次有了较大提升,资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以上。为从根本上解决建陶、冶金两大行业的污染问题,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整治规划和技术改造方案,促其尽快达标排放、转型发展。

  来自临沂市政府的数据显示,1月-5月仅这两个行业就完成环保技改投资25.8亿元,改造关键生产线200多条。

  用决心和行动换来的好空气,给临沂聚集了人气、商气和财气。作为13家停产企业中第一家恢复试生产的企业,临沂盛阳集团真正感受到了环保倒逼的重压。董事长徐明华远远看着正在建设中的不锈钢生产车间,深有感触地说:“看着崭新的生产车间,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基于历史因素,临沂乃至山东范围内工业及民用不锈钢板材制品的市场供需长期依赖其他省份。盛阳集团等诸多高炉冶炼镍铁企业一直处于低端镍铁半成品生产粗加工状态。

  2013年初,盛阳集团开始集中精力调研考察引进高炉冶炼镍铁先进工艺及下游产品的开发延伸。2013年开始,盛阳集团相继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不锈钢板坯项目等深加工项目,带动终端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热潮。

  “仅仅一个不锈钢项目每年就能实现200多亿元的产值。”在徐明华看来,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

  如何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换“活法”,积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道路?临沂也在积极地寻求答案。

  以罗庄区为例,作为全市的工业中心,集中分布的排污企业严重影响了区域环境质量。为此,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决定实施退城进园。按照计划,罗庄区今年将关闭搬迁、退出城区的产能占比达到20%以上,2016年达到40%以上,2017年达到60%以上。

  据了解,罗庄区把生态作为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全面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相继打出了经济转型、生态治理、污染防控等一系列组合拳,向一切有碍绿色生态发展的污染源“开刀”,打响了生态转型攻坚战。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正日益增强。

  正如罗庄区委书记段卫东表示,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坚决推进企业停限产治理,举一反三,全力攻坚,促进各行各业治污达标、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凤凰涅槃。

  在采访中,徐明华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他8岁的孙子突然对他说:“爷爷,你有什么了不起,把咱这空气都污染了!”这句话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徐明华陷入了沉思。(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晓星 周雁凌 见习记者吕望舒)

  上一页1234 上一页1234

(来源:中国环境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