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治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空气不是可有可无的消费品,更不是想吸就吸几口,不想就不呼吸的选择品。对于目前的临沂来说,治霾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正如记者采访的一位市民所言:“铁腕治污不仅必要,也是在果断偿还历史欠账。尽管要付出代价,但是在确保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大众健康的基础上,无疑是值得的。”
数月来,在临沂,关于“临沂蓝”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正如网友“碧水蓝天钓鱼翁”所说,老百姓需要的是健康,治霾让老百姓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政府就该下这样的决心。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为临沂市政府“治霾”点赞的同时,还为政府的做法回报一句“挺住,加油”!
在临沂采访的几天中,无论是看新闻,还是刷微博,都会看到很多市民为这场刮骨疗伤的治霾行动点赞,为越来越多的“临沂蓝”点赞。网友们纷纷喊出:“我是临沂人,我骄傲,蓝天白云,就是我们想要的。”
那些因为停产而暂时等待复工的人,又是怎么看待这场治污行动的呢?
7月4日早5点左右,记者暗访了临沂较大的临工市场——付庄街道临工市场和付庄街道大街。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约有一二百人等待招工。当一位正在等待企业恢复生产的工人被记者问到,企业停产是否对生计有影响时他回答道:“如果因为污染连命都没有,赚那么多钱还有什么用?”
而另一位挤在人群中同样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很坚定地告诉记者:“这是一件大好事,若环境污染到没法治了,我们子孙后代怎么生活?”
因企业停产整治而放假的另一位工人同样表示,非常支持政府对企业进行停产整治,但也期待早日复工。
来自临沂市政府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1家企业完成治理复产,职工也开始陆续上班。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57家停产整治企业共有职工44007人,截至目前,除31家复产企业外,26家仍停产企业共有职工28152人。目前这些企业正处于停产整治状态,待企业污染治理达标后,就可恢复生产。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包括宝泉寺附近、临西八路与解放路交汇处、兰山区及高新区等其他临工市场,并没有发现有明显增多的企业放假员工。这些临工市场大多规模较小,现场看到仅有30余名临工。几位长期在临工市场“出大力”的人告诉记者,在市场活一直都不好找,这边等待工作的人一直很多,并没有感觉是因为一些企业停产才导致临工市场出现人多活少的局面。
作为革命老区,临沂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偏重,环保压力巨大。尽管全市在控燃煤、抑扬尘、治尾气、搞绿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机制,治污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后几位徘徊。
当前,受传统发展模式影响,临沂市能源和产业结构偏重的格局一时难以有根本性改变。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仍大量存在,仅城区外环线就有1000多家。作为临沂市的工业重地,罗庄区集聚了67家建陶企业、7家钢铁企业、5家焦化企业。
同时,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城市管理相对滞后,道路施工、建筑施工等数量多、管理较粗放,仅城区范围内就有施工工地318个,导致城市扬尘污染较为严重。机动车尾气污染也较突出,临沂城区机动车5年来数量增长近3倍,加上西部物流城外来运输车辆众多,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2013年以来,临沂雾霾天数增加,程度加重,阴霾笼罩,难见蓝天白云。
超载的环境容量已经难以承载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高污染排放、高煤炭消耗的传统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如不加快转型升级,不但发展空间有限,而且还会为未来发展埋下风险。
严峻的环境形势,已经让临沂的执政者清醒地认识到,延续粗放式发展已难以为继,惟有绿色发展才是出路。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