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的困窘与坚持:收入低流失率超过50%【3】

2015年06月28日10:01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特教的困窘与坚持:收入低流失率超过50%

  “90后”小姑娘谁愿干?

  今年春节后一上班,工作不到一年的梁爽向杨霞提出辞职,她哭着说:“我真的特别喜欢这个职业,可我看不到天真烂漫的孩子,看不到一丝丝成就,收入连养活自己都不容易。”

  “梁爽是去年刚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招的研究生。有位老师我们园特意送她到比利时接受特教培训,可她只干了3年也走了。赵秋水(化名)干了5年,已是骨干教师,今年‘五一’辞职了……尤其是近年招进来的‘90后’,干三五个月就走,特教老师流失率超过50%。”杨霞一脸无奈。

  “特教老师太辛苦,可收入太低。”据杨霞介绍,特教老师刚入职时工资1200元,6个月后增至2700元,而以后就固定在此了。杨霞工作21年,又当园长,全园收入最高,每个月只有3300元。

  启智幼儿园是事业单位,幼儿入托费由物价局定,残疾孩子每月托费是900元。可这些孩子需要特殊训练和照顾,需要老师多,入不敷出。因该园是“残健合一”幼儿园,入园幼儿总共600名,其中残疾孩子140名,健全孩子教育成本没有残疾孩子高,加上政府补贴,幼儿园基本收支平衡,但想加工资就没钱了。

  杨霞说,对残障孩子多收托费也不行,因为有残障孩子的家庭,多数都因病致贫,如果多收,他们可能就不把孩子送来了,这会使许多本可通过培训提高生存能力的孩子,永远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老园长孙淑君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生存的艰难,她说,宁可收入少点,也不能放弃一个想入园的残障孩子。

  沈阳市“小海龟”是家私立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2007年成立,现有19名特教老师,83名自闭症儿童,以3~6岁为主,家长陪同上课,托费每月1400元,老师平均工资2400元。小海龟康复中心主任孙丽娜告诉记者:“中心连续多年亏损,由做生意的老公往里搭钱,直到今年,收支才平衡,根本没有钱涨工资。”她坦言,2011年,因工资太低,4个老师同时辞职,让幼儿园受到很大影响。培养一名特教老师系统培训要3个月,再跟老教师上课学习,1年后才能正式上岗,可刚上岗就走了。提起这些事,她忍不住掉眼泪。“没办法,当时能给的工资才1000多元,工作又这么辛苦。‘90后’小姑娘谁愿意干?往往是招两个走一个。”

  得不到家长理解也让老师心灰意冷。一些家长将孩子送来,就问多长时间能与正常孩子一样。杨霞说,残障孩子经过训练,能自理就很了不起了,大多数孩子智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但有些家长不这么认为,看孩子入园几个月没有进步就大为不满,埋怨老师没有尽力。

  2010年夏天,在“小海龟”接受训练的患有癫痫、自闭症的3岁女孩儿白雪向老师杨帆吐唾液,踩她脚。杨帆对她进行“厌烦教育”,让白雪站在墙角,并用手轻轻捂住白雪的小嘴,让她意识到侵犯别人自己就会不舒服。可家长不高兴了,以老师报复、虐待孩子为由报了警,还到医院给孩子做了三项检查。虽然检查发现孩子没受虐待,但却伤透了杨帆的心,哭着离职了。

  特教老师也难以被社会认可。在启智幼儿园工作3年、今年26岁的特教老师王晨至今没男友。多次相亲,一听她的工作,男方就没了下文。她带孩子们去春游,经常有路人指指点点,“孩子们傻呼呼,老师看上去也傻呼呼。”有一次亲戚直接就说,“你的工作就是给孩子接屎接尿擦鼻涕。

  普及残障儿童教育需努力

  更让特教老师委屈的是职称评定。虽然她们从事的是特教工作,但职称评定只能按普通幼儿老师职称评定,而普通老师和特教老师工资相差1000元。而更关键的是,特教老师认为她们的工作没有得到认可,心里很不平衡。据了解,民办幼儿园特教老师职称评定更难。

  一个残障孩子就要拖累一个家庭,让残障孩子同样拥有健康的人生,启智幼儿园这项造福社会的事业感动了许多人,沈阳市政府每年资助幼儿园66万元,残联“彩虹梦”项目为残障儿童提供餐补,然而,为了让这项事业健康发展,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去年10月,辽宁省教育厅、民政厅等8个单位制定的《辽宁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公布,到2016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启智幼儿园的创办者、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孙淑君说,残障儿童最佳康复训练矫正年龄在3岁左右,对这个年龄聋儿进行训练,基本可以借助“耳蜗”、助听器等让聋儿恢复语言能力;脑瘫儿、智障儿、自闭症孩子大多数可以实现生活自理。但目前沈阳市规范的能对这四类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幼儿园只有启智幼儿园一所,“小海龟”只接收训练自闭症孩子,而且还需要家长陪伴。沈阳市还有42所幼儿园接收了残障孩子,但42所一共才接收193名,基本是象征性的。孙淑君建议,政府应投资兴建专门对这四类残障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矫正的公办幼儿园,同时给政策鼓励民间爱心人士及有志于残障儿童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投资兴办这类幼儿园。

  孙淑君说,沈阳市有残疾人38.4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29%,因为很多家长不愿意“自曝家丑”,不愿意上报残障孩子的信息,因此,沈阳市0~8岁的残障儿童有6300名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但即使按目前数字,按启智幼儿园的规模,(该园是我国最大的招收残障儿童的幼儿园)沈阳也得需要45所,目前差得太多了。孙淑君说,没有残障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不仅辽宁省提出的95%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难保证,因为生源质量差,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上一页123 上一页123

(来源:工人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