鍒嗕韩鍒颁汉姘戝井鍗�
人民网>>【2015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人民网>>时政>>正文

把历史的重量刻进人心

2015年05月27日13:55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把历史的重量刻进人心

伟大的历史需要永恒的铭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解放军报》5月8日2版倾力推出的编辑部文章《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正当其时,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磅礴气势彰显历史担当

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历史,也就意味着把什么样的历史交付给受众,回应给未来。

进入5月,国内各媒体竞相拉开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该文秉持《解放军报》一贯的直言正论风范,不随波逐流、不跟风炒作,凸显了军队喉舌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

文章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把抗日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置于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推动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把握,以战略高度、广阔胸襟和科学态度,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全方位审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地位意义、作用影响和经验启迪,从而告诫人们勿忘日本法西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勿忘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勿忘民族独立来之不易,勿忘民族复兴任重道远。

知史需要情怀,尊史折射境界。通过感悟来寻求精神信仰、明确前行方向,正是铭记历史的真谛所在。文章以高瞻远瞩的视角评古论今,以严谨求实的学风钩深致远,以鞭辟入里的警醒激励后人,体现的不仅是一种重温历史的认识和见解,更是一种传承历史的自信和担当。文章彰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的责任意识,也吹响了全军官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号角。

清晰脉络厘清历史主线

历史是由多种力量博弈的“合力”向前推进的,历史的发展是一元主导与多元互动、主体意志与群体合力、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的有机统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既放射着光芒,也不失有悲壮。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只有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才能在众多线索中去伪存真,才能在繁杂情节中去粗取精。这是该文布局严谨、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力透纸背的一个鲜明特点。

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主题,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启示等方面,客观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文章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深入地分析,无可辩驳地论述了中国抗日战争如何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推动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什么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等等当下人们最关注也最亟待讲清的重大问题,从而使读者能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瞬息万变的真实面貌中,准确把握历史律动的脉搏,真正感悟历史的厚重。文章观点针对性强,说理透彻,是对当前社会上一些错误言论、虚无史观的一记重拳,起到了以正视听的“定音锤”作用。

优美文笔拉近历史距离

历史是活着的。生硬的文字、冰冷的说教、呆板的结构只能让读者敬而远之。

文字精彩优美、文风清新活泼,说理感性与理性兼备,让人仿佛在触碰真实的历史中感到愉悦和震撼,这是该文吸引广大读者、引起强烈反响的重要成功因素。

文章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有详实的史料,更有深刻的理论总结。文章史论密切结合,没有停留在史料的堆积上,而是注重在揭示其内在规律方面下足了功夫,特别是灵活亲切的叙述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叙述和理论化的历史规律阐释,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文章在发起“尊重历史、崇尚英雄”时,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向某位英雄学习其特定精神特征的说理,而是采用与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的比照,既有“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容亵渎”义正辞严的喝止,又有“尤其令人心寒的是”动容地说理,还有“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深情的嘱托,字里行间都被赋予了情感温度和价值深度,通过感染读者的情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使文章精辟的分析和判断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重温历史的价值不是让人知道一两个结论,铭记历史的意义也不在于让人熟知一两段典故。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它当代的价值,能不能从中找到对我们的感动,能不能从中找到对我们精神气质的熏陶和引领。该文做了很好的诠释。

深刻启迪回应历史关切

正如习主席所指出的,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

文章通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分析,总结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政治信念、凝聚共识和力量、捍卫世界和平以及尊重历史、崇尚英雄五大启示,认识深刻、意义重大。无疑,这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各种难以预料风险挑战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参考,需要认真地思考、扎实地落实。

文章得出的五点启示,为官兵了解熟悉抗战历史、继承发扬抗战精神,时刻保持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履行使命任务中的矛盾和问题,鼓舞了干劲、提供了抓手,站立点高、落脚点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历史的力量无坚不入,精神的磁场无远弗届,纪念是一种唤醒,更是一种建构。编辑部文章《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再一次给我们树起了心中“抗战胜利的巍峨丰碑”。扛着历史的重量前行,我们的步伐将更有分量,走得更有底气。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

(责编:张香梅(实习)、曾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