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2日结束了欧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之行。又到了盘点成果的时候啦。这次出访6天,横跨9个时区,时间紧凑。对出访成果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为此专门采访欧亚问题专家。
体现中方维护二战成果、推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立场
冯玉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
习主席参加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这体现了中国方面铭记历史、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立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同反法西斯盟国共同抵御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并肩作战,赢得了辉煌胜利,理应隆重纪念。
左凤荣(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习主席应邀出席俄罗斯举办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会见苏联卫国战争老战士代表,这彰显了中国和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明中俄决心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一道,共同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反对某些国家蓄意否定和歪曲二战历史及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和平国际秩序。在国际形势发生大变革、大调整的今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姚培生(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中国和苏联都受到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侵略,牺牲巨大,中俄完全有理由维护二战的胜利成果,做出自己的努力,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具有完全一致的立场。重温历史,是目前最大的课题。通过习主席访问这三个国家,向世界表明了四个国家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的意愿。
李建民(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习主席此次出访,主线之一是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重头戏是红场阅兵式。纪念战争,就是为了避免战争,这对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冯玉军:出访期间,中国同哈、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达成了协议,中俄发表的两国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共同推进地区一体化、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也为今后“一带”项目在这些国家更好“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左凤荣:习主席此次出访,推动了“一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哈、俄、白都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中国与三国在“一带”框架下达成的协议,重在落实。
姚培生:对接的作用不可低估。中俄联合声明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主张和欧亚经济联盟一致,可以促使中国与相关国家在铁路、公路、能源项目、工业园区等务实合作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的成果表明,中方的这个倡议得到了西部、北部最大邻国的认可和支持,中国与本地区国家正在实现“和谐互补”。
李建民:加深与哈、俄、白的双边关系,是夯实“一带一路”基础的重要行动。因为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俄罗斯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途经国。这次,中国和它们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和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深化合作进行了铺垫。
中国与三国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推进
冯玉军:通过习主席此次出访,中国在推进同哈、俄、白三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内容更加丰富,动力更加强大。中白工业园、中哈产能对接、中俄之间30多个合作协议的签署都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和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的巨大潜力。
姚培生:习主席这次访问三国,是空前的“丰收之旅”。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与其签订了多方面合作协议,表明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此外,中俄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合作,也非常重要。互联网的安全是世界性的问题,中俄签订的协定为世界做出榜样。我们与三国的关系都是“全面战略性”的,习主席在访问期间也向这些国家表明了要深化彼此的政治互信,这是深入发展双边关系的基础。
李建民:习主席在访俄期间,同俄方签署的另一个重要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提出和界定了多个领域的内容,签署了在能源、航空、金融等领域的文件。这意味着中俄关系已经在多个维度、全方位地深入推进。中俄的大国关系建设,将不仅有共同领域合作,也会在高契合点、高水平、高层次上运转,已经趋向于成熟化,彼此有高度的包容互鉴。当前,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的战略有了“相向而行”的特点,真正的在大战略上有了对接、默契的合作,两国高层与民众之间的交往日趋深化。中俄在政治热情上很高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双边关系的层次。双方的合作,在未来可以提升各自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