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领导人会议的各国领导人来到万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和斯威士兰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共同签署《2015年万隆公报》,公报正式生效。作为本次亚非领导人会议的成果文件之一,《2015年万隆公报》究竟有哪些看点?
看点一:延续亚非会议历史传承
《2015年万隆公报》有这样一个副题——“纪念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60周年和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历史传承的意味尽显其中。
公报在第一部分即确认,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立的包括民族自决在内的万隆精神仍然是增进亚非国家间关系巩固、适当和有效的基石,以及根据《联合国宪章》相关原则解决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全球问题的指导方针。
2005年通过的《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是亚非合作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份文件,为联结亚非国家间关系、加强务实合作提供了框架。因此,《2015年万隆公报》重申加倍努力落实这份文件。
看点二:重申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955年亚非会议为世界历史所标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确立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对于国际秩序破旧立新起到了支撑作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走向振兴起到了激励作用。
《2015年万隆公报》再一次彰显了广大亚非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上所秉持的基本准则。公报鲜明地指出,亚非国家强烈反对并谴责包括制裁在内的一切违反《联合国宪章》、破坏国际法和指导国与国之间和平关系的准则和原则的单边胁迫行为。
看点三:推进合作创造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占全球75%人口和30%国内生产总值的亚非地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亚非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拓展亚非国家间的务实合作,成为《2015年万隆公报》的另一个重点。
多边贸易体系建设、推进地区和双边贸易安排、可持续发展合作、食品安全合作、能源合作、海洋合作、基础设施合作、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旅游业合作、举办亚非商务峰会、加强互联互通……这一份长长的列表,展现了亚非合作的无限潜力。
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被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开端。新形势下,南南合作是弘扬万隆精神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当今世界所存在诸多挑战的重要路径,而搞好亚非合作,对南南合作依旧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万隆公报》重申,加强南南合作对两大地区是互利的,符合亚非地区的战略利益,反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看点四:推崇多元价值和谐共存
从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求同存异”这个词汇就和亚非合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面对文明交流这个永恒话题,亚非会议上集聚的智慧能够给人以更多启示。
重申不同文化、宗教、信仰和文明间营造和谐的重要性;重申民主没有单一模式,应推动合作以强化人民诉求的民主机制;加强人文交流,促进和鼓励两大地区青年、妇女、企业、知识分子、学者、专家、运动员、艺术家和媒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写入《2015年万隆公报》的一系列内容表明,亚非国家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存在广泛共识,也将会为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贡献更大力量。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