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正文

【深度解读】“红顶商人”,不带你玩了

李洪兴

2015年03月26日20:2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今天是博鳌时间的正日子,论坛一场接一场,形式多样、话题密集。

主论坛未开,分论坛先火。一场主题为“政商关系新生态:君子之交,相忘于江湖”的分论坛热了现场。如何理解政商关系新常态?政商关系何去何从?有些官员变得慵懒散漫怎么办?

前方有记者,后方有小厨;前方抓细节,后方抓深度。这些问题的谜团,且让小厨慢慢为你解开。

政商关系,需要理性看待

说起政商关系,不得不提“红顶商人”。有句话说,“当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

这胡雪岩就是典型的“红顶商人”,顾名思义,经商且有官阶顶戴的人。这一身份充分体现了其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一,是官而非官,是商亦非商;第二,商要靠官,官离不开商;第三,官商同体,同生同亡。中国古今,政商关系之错综复杂,可见一斑。

其实,政商关系不是“瘟疫”,经济发展避不开这一客观存在,关键是如何理性面对。一提到官和商,人们往往会突出他们之间的负面效果。官员腐败的背后,不都会牵出很多企业家吗?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以此将官商的理性交往一棍子打死,就大可不必了。

正如分论坛中的多位演讲嘉宾所说,“政治人物要靠企业家来发展经济、提升经济。因为政府不是一个经济的主体,企业家才是主体,所以政府一定要支持”。于是不免让人想起习近平两会期间参加江西团审议时所说,“反腐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理顺为政者与从商者的关系,反而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官商之间,摆正各自位置

一条官路、一条商路,二者如何铺设才更健康顺畅?

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一种方式是平行路面,两条路永不交叉,只能相互遥望。另一种方式是十字路口,官路交叉商路,到了路口如何转向是个问题。还有一种方式是架起立交桥,官和商不“粘”在一起,又有互通岔口,但运行规则至关重要。

不管怎样,重要的是官和商摆正位置。按论坛嘉宾的说法,是要“各按其位、各负其责、各得其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权力过度伸手干预经济运行、市场规则、企业管理,势必扭曲公权力的本质属性,扭曲官员应是服务公仆的要求;资本和金钱过度绑架权力也会侵蚀公共管理的根基,久而久之更会侵蚀百姓对政府的基本信任。

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该干什么,比费尽脑子入圈子、结帮派、搞团伙重要得多。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批评团团伙伙、利益集团,又何止是针对不健康的政治生态,也同样针对不良的政商关系。

透明政商,呼唤法制规范

政商关系客观存在,但如何才能保证良性透明?答案是法治和制度。

习近平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给官员手中的权力设定边界,也给金钱的侵入设下障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则在透明中制定,侥幸介入终不可行。当然,官与商的关系平等极为重要。诚如龙永图先生在论坛中所言,既然是君子,首先是平等,政府官员不能占有大量的权力,而让企业像乞丐一样拿政府官员手上的权力。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规范是个底线框架,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都需要明确,对政商关系来说更是如此。比如,近年来,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就是要在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有依据,人们将清单的功能分别总结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同样,企业也有一张“负面清单”,让企业知道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近几年,民众深感欣慰的是,官更像官了,商只是商了,各在其位、各谋其事,勾肩搭背的少了,相敬如宾的多了。官与商之间的那层模糊关系正被慢慢剥离。

习近平曾打过几个绝妙的比喻:“鱼和熊掌”论,厉声告诫切莫权钱兼得;“温水青蛙”论,警醒官员时刻有戒不松懈;“君子之交”论,倡导风清气正新生态。正是要实现政商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想当“红顶商人”?别做梦了!因为健康的经济环境容不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容不下,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容不下。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责编:宋煦冬、盛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