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疗痼疾”到“治未病” ——北京市交管部门探索城市交通管理新模式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卢国强)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560余万辆,机动车驾驶人900余万人,人车路矛盾日益激化。在传统的运动式、战役式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出现反弹,甚至“边整边乱”的问题时,北京交管部门探索从群众反映最强烈、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入手,逐步触及违法群体庞大的“涉众型”违法行为,通过“疗痼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第一战役: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的违法行为
“每天晚上的大货车抢行,直行道抢红灯左转弯,闯禁行,号牌污损,放大号牌不清晰,多少项交通违法行为……”网民“曾經晨睡0903”说。有人批评,入夜后的北京环路上,大货车已经是“无政府”状态。
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共发生涉及大货车的交通事故523起,导致581人受伤、274人死亡。
在北京交管部门收到的举报中,与大货车违法并列“举报排行榜”榜首的,还有机动车遮挡号牌行为。
“常遇到用名片、光盘、信封挡着号牌的车,超速、走应急车道、随意停车、直行线上拐弯,一路横冲直撞。”司机崔先生很无奈。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局长孙钫说:“从表面看,大货车占全部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不大,敢于遮挡号牌的车也只是少数,但必须认识到,这些行为已经威胁到公共安全。”
2014年伊始,北京市公安交管局高调启动针对机动车涉牌、禁限车辆违法上路,和货车交通违法的代号“一号”和“二号”两个专项行动,并贯穿全年。
几乎是一夜之间,在长安街沿线,在北京城区的重点路口,执勤的交警明显增加,每到红灯时,便走进等候通行的车辆中,仔细地观察着每辆车的牌照;技术部门提高电子监控设备的识别能力,实现对涉牌车辆的自动比对、自动报警,第一时间通知路面警力布控查缉。
交管部门与刑侦部门成立涉牌案件侦查受理部门,通过对重复补牌等特定车辆和套牌高发号段、假车牌制造工艺等的定期分析,连续查获制造、销售假牌照的犯罪团伙。
北京的各大工地“遭遇”了交管、市政市容、城管等部门的联合“堵门”:工地门前被安装监控设备、执法部门随时上门检查,不但所有运输车辆要逐一检查,存在超载、遗撒等问题的货车在接受交管部门处罚后,还要被移交到城管、市政等部门连续执法以提高违法成本。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一旦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货车,将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施工资质,甚至不能再在京参与招投标。
“夜里大货车确实是少多了,也基本看不见原来那样横冲直撞的。”“挡车牌的和没牌子的车现在不常见了。”经过一年的整顿后,2015年1月,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北京出租司机,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