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古邦3月11日电(记者申孟哲)当地时间3月10日晚,“亲情中华”走进东南亚艺术团在印尼成功举办了第三场演出。现场共有超过800名观众观看了演出。这也是印尼东奴省古邦市历史上首次迎来“亲情中华”艺术团。
或许是等得太久,或许是太久没有看到来自祖籍国的亲人,因此这个朴素城市里的华人们,几乎用了最大的力气欢迎艺术团。飞机一落地,华人社团即给团员们送上了当地特色的花布哈达;演出当天,从下午4时直到演出开始的晚上7时,在演出场馆外,中国传统的锣鼓声一直没有停歇。承办活动的印华百家姓协会甚至请来了舞龙与舞狮队,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此次亲情中华走进印尼,是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开馆之后迎来的首个国内艺术团,也是中国艺术团首次走进东奴省,意义非凡。文化艺术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没有国界的沟通桥梁。希望古邦的居民们能通过这次演出,更加直观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促进中印文化进一步交流。”演出开始前,中国驻登巴萨副总领事刘志杰说。
中国驻登巴萨副总领事刘志杰致辞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巡视员、艺术团团长郭敏燕则在致辞中首先向当地居民带去了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的问候。之后,她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的艺术团真是来古邦来得太晚了。这里的华人为印尼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中印文化交流最好的纽带与桥梁。今后,中国的艺术团一定会多来、常来,给这里的华侨华人带来更多祖籍国的问候。
艺术团团长郭敏燕致辞
随后,印尼东奴省省长弗朗斯-利布拉亚、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梁荣源也先后致辞。
印尼东奴省省长弗朗斯-利布拉亚致辞
印华百家姓协会主席梁荣源致辞
当地居民舞龙欢迎艺术团
为了给古邦华人华侨演好“第一次”,艺术团的演员下了许多功夫。和此行的前两场相比,今晚的演出,许多演员的曲目略有变化,如中央歌舞团的女高音歌唱家于锐,就用印尼语演唱了一首《梭罗河》,引来全场欢呼与合唱;手风琴演奏家杨帆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则也让不少上年纪的华人拍手轻和。
当晚的演出精彩纷呈。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家阿洪尼克,用多种语言演唱了《新疆民歌联唱》,展现出中国的多民族风情;女高音歌唱家沈利的《芦花》则温婉回转,体现出中国传统含蓄蕴藉的风格;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李想则用《祖国慈祥的母亲》和《鸿雁》,将现场离家数十年、甚至扎根海外几代的华人华侨,带入浓浓的乡愁之中;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二胡演奏家顾安全,则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国传统乐器独特的音色和韵味。而最后出场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红,则再次送上普契尼名剧《图兰朵》中的经典选段《今夜无人入睡》,用极富感染力的音色和唱腔,将这一段本由男高音演唱的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出结束后,现场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开。在这块土地上已经生活50多年的黄阿姨,一边擦着泪水,一边和艺术团的演员们拥抱;印华百家姓协会的另外一些老人,则拉住杨帆,让他用手风琴拉起家乡的曲调,他们在一旁起舞。郭敏燕还向梁荣源赠送了一面写着“传承中华文化 架设友谊桥梁”的锦旗。
至此,“亲情中华”走进东南亚艺术团的印尼之行圆满结束。接下来,他们将赶往菲律宾,为那里的华人华侨送去更多的精彩。
么红
阿洪尼克
沈利
李想
顾安全
范小凡
赠送礼物
现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