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梁家河村村民的深情感言中,有一句话打动了很多人。他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离开梁家河40年,总书记最牵挂的就是梁家河的村民和陕北老区的发展。这次回到梁家河,习近平专门看了梁家河村的苹果园,对这项能造福百姓的富民产业寄予厚望。
2月13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进村。还没等大伙儿说话,总书记一眼就认出了当年和自己并肩劳动过的伙伴石春阳和张卫庞,并亲切的叫出了他们的小名。站在当年自己带领大伙儿一起打的淤地坝上,习近平详细询问着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
习近平:主要是那个溢洪道要科学,排洪(问题)往往就是哪一年洪水大了,这个溢洪道不够。
石春阳当年曾和习近平一起参加劳动,现在他已是梁家河村的党支部书记。
石春阳:他当时说你像这个山上退耕还林了以后,(种了)灌木林和植被林,那你们山上面种的什么,当时我们说种了,种了苹果,他说那一会儿了就去看一看。
总书记突然提出要上山看苹果园,这让大家有些意外,因为在预先的考察路线中,并没有安排看苹果园的内容。
石春阳:因为上山的路不太好走,总书记说有苹果咱就上去看么,当时身边工作人员说上边的路很窄,当时总书记说走慢一点吧,慢慢走吧。
梁家河村的苹果园全都建在山顶上。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走进了村民张卫庞家的果园,当天总书记正是在这里仔细查看了苹果园的生产情况。
石春阳:当时他问说这个园子建起有几年了,这一亩果园能收多少钱,能投入多少钱,后来他又问说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何,你们上来劳动是怎么上来,你们的这个肥料呢,肥料咋上来呢?
从自然条件到田间管理,从亩产收益到成本支出,有关苹果生产中的方方面面,习总书记都询问得非常仔细。
回到村里,记者遇到了外出办事回家的张卫庞。走进他家新砌的4孔石窑洞,扑鼻而来的果香不由得让记者深深地吸了几口气。
张卫庞:这就是当年习总书记要上清华大学,走的时候我们一块照的相,这是1975年10月8日。
记者:你是哪一个。
张卫庞:这个,就在习总书记背后站着了。这张相,现在全国各地都有。
说起总书记来看果园的事,67岁的张卫庞高兴的合不拢嘴。
张卫庞:今年果子第一年挂果,一共收了2万多元钱。今年是第六年么。一年翻一倍,一年翻一倍。习总书记看我的苹果树时,我没去(果园),我听石春阳说习近平一进我的果园,哎呀,这张卫庞发了。说我发了,有了这苹果树就发了。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川县是苹果的优生区,当地的气候、昼夜温差和光照、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宜苹果种植。目前延川县已经计划把全县的7万亩苹果扩大到13万亩 ,把这项产业培育成带动偏远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富民产业。
石春阳:最后总书记说,他在的时候咱们在这个地上种粮食效益低,现在种果树就好了,你们好好把这个产业搞起来。可以让农民尽快的过上好生活。富裕起来。作为我是梁家河的村民也是梁家河村的支部书记,更有责任也有信心,把我们的生活过的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