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正文

从在宁德严查干部私房看习近平治国理念

祝华新

2015年02月23日11:0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习近平,1985年32岁时从河北到厦门市任副市长,然后在宁德地区、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到2002年10月调往浙江,在闽工作17年。他说过:“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福建度过的。”

  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严查干部占地建私房,初步展露了习近平强势的行政风格。宁德是福建的贫困地区,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却蔚然成风。多的一户占地300平方米,建房标准与其收入状况严重不符。

  据人民日报1990年5月21日通讯《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披露:全区有7392名干部营建私房,其中副县级以上的干部达242人,科级以上的干部1399人,分别占这两级干部总数的49%和46%。“这是一组与贫困地区形成强烈反差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习近平在地委工作会议的讲话掷地有声:“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

  宁德地委决定:敢于碰硬,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福鼎县前县委书记、现任县人大主任,曾在当地工作二十多年,在龙山占好地、高标准建私房,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地委调查组现场丈量占地面积,查询核对建材来源,对其换地多占70平方米,无偿占用县建筑公司财物进行了补款,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习近平让查处行动制度化,规定干部确需建房者,应在银行存足建房资金总额的70%,经过政务和业务双重审批,再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建房用地申报手续;各县在每年划出的建房用地指标内限定用于干部建房的比例,原则是干部建房用地大大少于群众,领导干部又要少于一般干部。

  “从下往上查,很难查下去;从上往下查,问题迎刃而解。”习近平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了这个不得人心的问题。

  在这篇通讯旁,人民日报刊出吴昊的评论《锲而不舍,无坚不摧》,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习近平领导的宁德地委:

  “干部非法占地建私房,中央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尽快解决。但像福建省宁德地区解决得这样彻底的还不多。办事情,解决问题,没有一股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是不行的。过去有些事情,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就草草收兵,原因就是有些同志缺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有些人很会看‘风头’,‘风头’来了,上级喊得紧了,他们就收敛一下,稍一平息,又搞起来。最后是胆小的吃亏,胆大的占便宜;老实人吃亏,不老实的占便宜。”

  吴昊写于25年前的这篇评论,今天看来颇具历史感:

  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可以说,对于建设我们的党、建设我们的国家,目前又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时候,提倡锲而不舍、无坚不摧的精神,切切实实地把我们应该办的事情办好,比什么都重要。

  在习近平身上,延续了老一辈革命家对百姓民生的朴素感情。据人民网报道:在宁德做书记时,习近平带领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两个多小时,走访乡政府。沿途荆棘杂草丛生,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习近平主张:“下基层不要‘一窝蜂’似地涌到工作基础好的‘热门’地方去凑热闹,而要多跑‘冷门’,到问题多、困难大、条件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送温暖、办实事。”

  在闽东沿海县市,有很多“连家船民”,指几代人靠打渔、拾贝为生,且长年居住在简陋小船内的人们。不少甚至连渔船都没有了的船民,只好栖身在岸边用破船骨或长竹竿和塑料膜搭盖起来的棚屋。

  1999年4月,分管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猫腰钻进船民的居所,发现里面没有电,没有水,阴冷潮湿,全部的家当就是一口铁锅、一张竹床和一床破棉絮。他动情了。“决不能让船民再漂泊下去!决不能把贫困带进21世纪!”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这样的郑重承诺,要彻底结束“连家船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历史。

  沿海各县市签订责任状,全力攻坚,务必在国庆前帮助所有船民全部上岸定居!人民日报2000年12月4日刊出通讯《“告别千年海上漂”》,记述已是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来到船民上岸后的红砖小楼新居,径直走进厨房,掀开餐桌上的塑料网罩,看看他们吃剩下的东西,再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地倾注到水箱里,角落里放的是液化气罐和冰箱。观察之细致,与某些习惯于在市场经济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中周旋的官员形成鲜明对照。他指示:不仅要让连家船民住得下,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使他们稳得住、富起来,下次再来我要检查。

  在福州市委书记任上,习近平让市委大院亮出“马上就办”4个大字,表明打造效能政府的决心。人民日报1995年1月发表系列通讯《福州有福——从闽江口金三角看福州》,感叹这座古老的城市有一大批“善驾经济快车的跨世纪的年轻决策者和实干家”。41岁的习书记解释说:“‘马上就办’不光是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人们审慎地作出最快反应的敏感。每个人都有这种敏感,福州的事业才会保持年轻。”

  福州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习近平在福州工作的一个着力点。人民日报名记者孟晓云1994年1月29日的通讯《福州,让我们重新认识你》写道:市委书记挂帅,成立外商投资领导小组,提供透明、高效率的服务,“福州市委、市府的开明和开放本身就是福州市投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有人担心外商从中国获利,“肥水流外人田”,习近平清醒地提出:“在竞争激烈、投资的选择权在外商手里的情况下,更要善于先予后取。让利并非把根本利益让掉,让利是手段,获利是目的,目前让利是为了长远获利。”

  习近平1992年春天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看到一篇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征文《啊!鼓岭》,提到美国人加德纳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充满眷念与向往,渴望故地重游。习近平当即邀请加德纳夫人伊丽莎白到福州访问,亲自会见,安排她走访丈夫在世时念念不忘的鼓岭。

  鼓岭在福州鼓山之北,气候宜人,西方传教士1886年发现鼓岭这一避暑胜地,福州最早的西式俱乐部诞生于此。福州市顺势提出“让鼓岭成为有福之州的新名片”,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2年2月,已是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期间,讲述了福州“鼓岭故事”,表明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决心。

  见微知著,人民日报对习近平在福建工作17年间的新闻报道,勾勒出这位未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不平凡的眼界、气度和魄力。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党报旧闻)

(责编:潘婧瑶、肖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