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婷)记者今日从食药总局获悉,2015年食药总局将建立常态化食品抽检信息公布机制,在其官方网站开设“食品抽检信息”专栏,定期滚动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信息,可拨打12331进行投诉和举报。
今日,国家食药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5年首期粮食及其制品等24类食品的监督抽检信息,其中18类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5%,不合格产品中微生物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18类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5%
食药总局此次公布的2015年首批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共包括了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乳制品等24类食品,抽检样品共计46140批次。
从抽检产品看,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酒类等18类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5%,其中粮食和粮食制品、乳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产品等7类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8%,食品添加剂抽检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微生物污染问题。涉及产品主要是粮食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饮料等,不合格问题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示性指标超标。二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主要涉及肉制品、酒类中的甜味剂、色素等。三是部分保健食品产品功效(标志性)成分指标不合格问题。主要涉及总黄酮、总皂苷、粗多糖等。
据悉,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在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存在原料把控不严、操作不当、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卫生条件把控不严等现象,也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2015年将建立常态化公布机制
自2015年开始,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建立常态化公布机制,逐步提高食品抽检信息公布频率,定期滚动公布抽检信息。
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面反映抽检结果,便于公众查询抽检信息和监督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自2015年开始,食药监总局将改变以往仅公布不合格产品信息的方式,同时公布产品合格信息和不合格产品信息。此外,食药监总局还将在公布信息时对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以“小贴士”的方式进行解疑释惑,“小贴士”内容主要包括抽检不合格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健康风险程度等。
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查处,并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编辑:李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