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太原1月6日电 (记者 周亚军)农村供电所服务人口多,范围广,条件艰苦,农电工党员也长期处在组织生活“两不管”的状况。2014年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出台措施强化乡镇供电所党建工作,目前,全省2742名农电工党员重又找到了组织,解决了教育管理真空问题。
针对农电工党员组织关系隶属复杂的实际,省电力公司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管理。对于组织关系隶属当地的农电工党员,在组织关系不作转移的情况下,积极构建属地管理和公司管理密切配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对于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农电工党员,及时编入基层组织,纳入管理,并将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昂组织;对于退休的农电工党员,采取多种方式与党员及所在地联系,及时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避免出现党员组织教育管理盲点。
农电工党员纳入管理后,省电力公司按照属地就近编组,三人以上成立党小组,通过共产党员服务队等创先争优载体,开展党务学习、政务学习、廉政教育、党员先锋岗等各类学习活动,增强农电工党员思想归属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省电力公司党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乡镇供电所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和纽带,每一个农电工都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涉企业形象。农电工党员归属感增强,积极性提升,对于非党员农电工也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业务成绩的提升。和顺县供电公司2014年客户投诉实现零投诉,平陆县供电公司依靠党员模范带动,客户投诉量全年仅1次,同比减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