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于子茹)有媒体报道,目前,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务交通补贴已从上个月起开始发放。根据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车补国标数额是否合理?车补是否能立即实现“省钱”目的?在新华网推出的“中央机关司局级‘车补’每月1300元,数额高不高?”调查问卷中,网民观点不同。
63.55%网友认为“车补”国标数额偏低
面对车补新“国标”,63.55%参与调查的网民认为车补数额偏低,23.55%网民认为数额偏高,只有10.53%网民认为数额比较合理。
“常常需要出差或下乡的公务员,他们乘车办事的次数多,对他们来说,这次车补国标或许有些少。”网民“101501573”将调查选票投给了车补数额偏低。
“和现在某些地方的车补金额相比较,国标偏低。”网友“小皮球”说,“地方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要在今年年底完成。既然中央和国家的车补标准都出台了,地方车补不应该高于中央。”
88.21%网友支持完全砍掉公车经费
公车改革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改革能否达到降低“三公经费”的目的。
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53亿元,占到“三公”经费的近六成。
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公车改革是杜绝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的必然选择。
据调查显示,88.22%网友支持砍掉公车经费。网民“城市小马甲”说,“公车改革实行后,可以明显的减少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的相应开支。可以减少公车私用等浪费和腐败现象。”
71.01%网民认为车补能立即“省钱”
调查显示,71.05%网友认为能立即省钱。“实行车补后,政府每年可以节省一大部分购买新公车的经费。”网友“快乐飞舞”说。
“公车改革杜绝了公车私用的机会,仅是油费就能节省不少钱。”网民“爱民”说。
调查中还有24.45%网友却心存疑虑。车改方案明确,车改后用于车补的经费要少于从前的车辆购置与运行费用。他们认为,公车处置和相关人员的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立即实现“省钱”目的。
“但车辆处置和人员安置却难以一步到位,仍要费用支撑。”网友“城市生活着”说,“公车改革第一年,一边要安置相关人员,一边要发车补,两种投入,很难立即省钱。”
(注:调查结果截止到1月5日17时)
参与话题讨论请点击: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35040878/1.html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