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13人民间队伍探访消失的村庄:陈景润的老家不见了

2014年12月25日09:10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13人民间队伍探访消失的村庄:陈景润的老家不见了

胪雷村曾是陈景润的老家。

燕窝山庄保留着古风。

银角村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贾兆村。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李华、关家玉实习生张波

  中国,古朴的村庄可还是当年的模样?近日,广东民间一支13人的队伍,历时7个月,终于完成了对我国91个村庄的考察。

  他们的考察显示,在如今的城镇化浪潮中,不少村庄或主动或被动地消失了: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村庄则商业化了,村民搬出乡村,商铺取而代之;另一些村庄则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老家——福州市仓门区胪雷村,因为福州火车站的建设,全村几乎被拆完。

  这些有历史意义的村庄被拆毁,让考察队员们感到非常可惜,他们希望在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能够寻找到最恰当的平衡,让都市的繁华与乡村的美丽共同存在于神州大地。

  借着“茂德公间隔年公益行·美丽乡风访谈路”活动,陈宇、孙金龙、刘方刚三人走访了东至辽宁丹东,西达新疆哈密,南至海南三亚,北到黑龙江漠河的91个村落。

  乡村正不断地消失

  孙金龙画山水画,他的关注点也是在中国的农村,关注中国的山山水水。刘方刚做空间设计,他着重关注中国农村的建筑,因为中国农村建筑的构成反映了当地的老百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农具、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三人决定,除了考察村规民约之外,还关注当地的村风、民俗之类的文化,以及考虑风景、建筑等特色,进行一种文化的了解,但主要还是关注村庄的民俗和文化。

  让他们心痛的是,不少美丽的乡村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有些村庄人去村空,有些商业开发过度,村民外迁商铺林立,失去了原有韵味而空心化。

  “村庄消失分主动消失和被消失。”刘方刚说,主动消失指的是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年轻人都跑出去外出打工了,因为他们在外面做一个月比在家做一年都要强,就慢慢走了,剩下了老人和小孩。人们不回去,房子就没了,村庄留不住人就会慢慢地消失了。

  另外一种是被动消失,一些村庄的泥巴墙、烂土墙,不适合人居住快坍塌了,所以政府一定要强迫他们搬迁。

  还有一些古村落,为了赚钱而拆迁。例如福州市胪雷村,因为火车站福州站的建设,胪雷村被征地拆迁,全村几乎都被拆完了,古老村庄的后代里最出名的有数学家陈景润、海军上将陈绍宽。

  陈宇解释说,胪雷村地处城市的边缘,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像安徽的燕窝村庄,因为它有旅游价值,虽然很偏远,老板愿意投资开发而得到保护。陈宇说,虽然燕窝村庄是空心村,但是它不会被拆、不会消亡的。如果一个开发商有文化情怀,他可能会保留这个村庄。而有的村庄不具备开发价值,它的房子是土墙,这个村子又没有名人,也没人愿意回来保护,所以这个村子就要消失。

  要保护好村庄的“味道”

  在刘方刚看来,要保护好村庄,首先是村庄的文化感受要原汁原味。他对太原的后沟村津津乐道,“很有文化味道”。因为打仗需要,后沟村的每家房子都有地道相连,村里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庙,香火很旺。

  刘方刚说,有乡约条规、有信仰的村庄不会消失。他希望大家关注自己的村庄,也关注别人的村庄,多宣传一些,让村庄、历史保留下来,好的规矩、好的村风传下去。

  消失的村庄

  胪雷村:陈景润故居没留住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的胪雷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本是这一带很富足的大村庄。这个村庄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它的后代里最出名的有数学家陈景润、海军上将陈绍宽。因为火车站福州站的建设,胪雷村被征地拆迁,考察队员看到,全村几乎都被拆完了。村庄满目疮痍,遍地都是瓦砾砖石。面前就是福州火车站。当地政府已经把祠堂连同村庄卖给了房地产公司。陈景润在胪雷村的故居被连夜拆除。陈绍宽的故居勉强被保留下来,现在处在高架桥的下方。胪雷村的陈氏祠堂有730年历史,供奉了约1000多个牌位。今年初,胪雷村陈氏祠堂面临拆迁危机。经过社会各界的助力,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已经重新制订规划,胪雷村陈氏祠堂将原地保护,不久后还将进行修缮。

  燕窝山庄:全村只剩11人

  燕窝山庄是位于黄山市歙县的一个山顶上的小村庄,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考察队员发现,现在村里只有11个人,包括1个小学生,1个初中生。除了两个学生,其他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上。这个村子最兴盛的时期大约有一百多人。它还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吴承仕的家乡。从山底到山顶,有约1000级的石阶,两边多为绿树、小茶园。石阶是一代一代村民接力开凿而成的。全村有34栋几乎全为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村里的巷道也是青石铺成。解放前,村里孩子的读书费用是村里承担的。2000年以后,学校被撤并,学生上学必须要往返爬山。家长为了小孩读书方便,纷纷搬离了燕窝山庄。半山上的茶园也有不少已经荒废。燕窝山庄的房屋大多数已是人去楼空,如果不加修缮,这些无人居住的房屋很快就会倒塌。现在村子里大部分的房屋已经被收购,以后会通过修缮、加入商业模式等方法让村子通过另外的方式重生。

  下社坞:人口少没医疗机构

  金华市婺城区的下社坞村在丛山怀抱里,民房错落有致,依山而建。村外是蜿蜒的小河流,河水清澈。山上种着茂密的毛竹,那是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考察者发现,下社坞也在流失人口,村子里剩下不到20人,没有学校、没有医疗机构。

  银角村:300年观音庙保存完好

  银角村位于太原盆地外沿的西山深处,尖草坪区马头水乡西南端,土地面积2340余亩,其地界与汾河二库接壤,全部为森林覆盖的山地。距尖草坪区政府所在地(柴村)约14公里,虽地处近郊,但锁闭深山腹地原生态保护极好,清凉幽静、古朴厚重。古老的地貌,古堡式的民居,古朴的庙宇,古遗的梯田,古拙的大树,如一幅飘逸的水墨画卷,氤氲着青花瓷一般的淡雅与宁静。银角村始建于康熙17年(1678年),迄今已336年,因古代开采银矿而得名。民居皆为明清建筑风格,观音庙、当中院、当铺院、槐树院、大房院、楼子院、圪洞院等经典院落,如明珠一般撒落在青山绿坡之中。远眺银角村,青山环抱之中绿树掩映青砖碧瓦,蓝天白云之下层层梯田碧浪翻滚。

  银角村还有一座建筑原貌保存下来的观音庙。庙内的壁画均为三百多年前用矿物颜料描绘而成,至今仍保存完好。银角村附近方圆十里已经没有完好的村庄了。据村民以及热爱村子的老科技员说,附近村子有不少都比银角村更漂亮,更有历史价值,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拆迁。考察队员在来的路上看见许多村民的房屋都已被人为破坏,荒无人烟。银角村附近的森林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和中药。村里有一位外来的科技站总工程师,对银角村情深义重。他发动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希望能帮助村民。他在博客上写文章介绍银角村。

  贾兆村:精美村落被工厂“环抱”

  贾兆村距离太原市区不远,交通很便利。这里砖雕历史悠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有不少院落是太原市重点保护单位。这个村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村现有农户317余户,总人口1074余人,全村粮食播种面积约2358亩,以种植玉米为主,农民外出劳务主要在焦化厂、水泥厂、钢厂、煤气厂等。考察队员发现,贾兆村的传统院落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被拆除改建,现存的院落,砖雕相当精美。贾兆村附近是水泥厂、煤气厂,空气不太好。生活生存方面,经济条件都不算差。据村民介绍,3~5年内,该村也会面临拆迁的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