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天津

江国胜:有一种执着叫坚守

2014年12月24日09:50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江国胜参加工作时间已有9年半时间,主要从事钻井地质、地热地质及回灌研究等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地热回灌系统工程建设及新技术应用研究》、《天津市地热回灌地面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重点地热田回灌布局规划研究》、《天津地热回灌开采系统动态监测专题研究》(2007年~2008年)《地热集中开采区回灌开发布局和资源整合规划研究》、《天津市地热群井采灌系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示范工程总结报告》等多个大型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地热回灌系统工程建设及新技术应用研究报告》获得了2008年天津市地矿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重点地热田回灌布局规划研究》获得了2010年天津市地矿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地热集中开采区回灌开发布局和资源整合规划研究》获得了2011年天津市国土房管局科学技术一等奖、《天津市地热群井采灌系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示范工程总结报告》获得了2013年天津市地矿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地热井论证、单(对)井资源评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完井报告和地热资源保护的市场项目,并准确判断七十多眼地热井的钻遇地层,并审核了每眼井的完井报告,为单位的地热研究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天津市奥陶系热储赋水规律研究》和天津市及外省市地热井施工项目,通过项目研究和地热井钻探实践,预期可以找出天津市奥陶系热储发育规律,降低施工风险,为该热储有效合理地开发提供依据。

地质“三光荣”精神是指地质地矿行业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三光荣”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它既是地质系统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又给后来地质地勘系统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三光荣”对于发扬地质队伍优良传统,推动地勘文化建设,促进地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1年初,江泽民同志又把“三光荣”高度概括为“光荣在于奉献”并为地质工作者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三光荣”依然是搞好地质找矿工作的“三大法宝”、“地质之魂”,是广大地质找矿工作者为实现地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而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三光荣”精神是伴随新中国地质找矿工作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地勘行业长期艰苦创业实践的结晶,是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留下的光荣传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地勘文化精髓。

地质行业工作流动分散,野外作业,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对家庭、亲人以及较高的物质、文化娱乐的牺牲,就是把个人理想、目标、追求落实到地质事业之中,并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一切。

近年来天津地热院在内蒙和东北等边远地区施工了多眼地热勘探井,为当地的地热开发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地质资料。2009年他在内蒙呼和浩特的HR-3地热井坚守半年多,风沙大,冬天零下20多度的恶劣环境并没有让他退缩,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而这口HR-3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水量达641.76m3/d,出水温度53℃,成为当时内蒙最好的地热井之一。2011年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巴彦淖尔河套平原,天津地热院在此施工一眼地热勘探井,当时正值春季,风沙满天飞,空气特别干燥,这种恶劣天气让这个南方小伙儿很难适应,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而该井最终出水量达2268.72m3/d,出水温度54℃,为当地将来的地热资源规划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在内蒙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的沙漠腹地,前期的基础地质资料匮乏,工程板房内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他多次前往井队了解施工情况及鉴定钻遇地层,吃不上水,没有新鲜的蔬菜瓜果,更是沾不到半点荤腥,大家一起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顶着风沙,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坚持日夜不间断的钻井、录井工作,工作踏实认真,在“三光荣”“四特别”的信念支撑下,充分发扬艰苦耐劳的精神,圆满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BR-1地热井的各项工作,为该地区的地热研究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地质作为自己的职业时,江国胜说:“从事地质工作一般人只认识到其艰苦性。在生活和工作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很多人怕艰苦而放弃选择地质专业的学习。他们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物质生活的愿望,这无可厚非,但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地质工作者尤为重要。鲁迅先生曾用“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自己为祖国、为事业无私奉献的决心,同样,我认为地质人正确的价值观就是俯首甘为地质人!”

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辛苦的,也是枯燥的,得甘于平凡、安于寂寞。无论是在炎炎烈日的夏天、还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甚至是饥寒交迫、让人发困的夜间捞样编录都是异常艰苦的。但是放眼现实,大到整个社会,小到地质单位,都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默默地奉献着。在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代又一代的地质队员常年奋斗在钻井队一线,远离亲人,为地质找矿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加工作不久,他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困难。钻井地质需要非常扎实的地质学基础,更需要结合野外实践经验判断钻遇地层,他大学时学的水文地质对野外判断地层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再坚持。“天津的地热储层裂隙发育,漏失层较多,钻井风险大,地层判断压力更大,”他回忆说,“所以每次遇到看不懂的地层和岩屑,我都会拿着岩屑去请教老专家,直到弄明白为止,所幸到目前为止,地层判断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为钻井队将地质方面的风险降到最低。”

生活上,由于钻井地质工作的特殊性,钻井过程中必须连续作业,不分白天和黑夜,也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所以常年都在野外钻井队奔波,父母、家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要老婆照顾。平时,连睡个完整的觉都是种奢求,经常会在深夜接到了焦急的电话,被告知到了关键地层,或者钻进中出现了异常,请他过去做决定。“有好几次我儿子晚上发高烧我都不能陪在他身边,老婆心里担心、着急,我能做的只是给她一些安慰”他有些愧疚,“做为地质员,亏欠家庭实在太多了,好在家人还是十分理解我的工作,也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他总是把工作放在首位,钻井工作的顺利、平安完成,是他最欣慰的事。

参加工作九年多,大部分时间他都坚守在野外钻井一线,这期间他也曾做过三年回灌研究,但最后还是回到野外钻井地质工作岗位上,也正是那个岗位,使他锻炼出丰富而且实用的野外实践经验。在采访过程中,他几次说到“我就是喜欢地质,面对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地层和热储层时,就有探索的欲望,觉得特别有意思。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来没想过改行。”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正好赶上地质行业的春天,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一个个承担或参与的项目都开花结果,他的地质梦想也在不断地实现着。

因为业绩突出,表现优秀,在去年他被吸收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作为党员和科室主任,他深知自己重任在肩:“不仅要做到业务精湛,为地热事业贡献力量;更要做到思想道德高尚,处处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群众。”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中透出坚定的光芒。

分享到:
(责编:徐伟峰(实习生)、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