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升平同志工作照
田升平,女,土家族,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震地质专业,后又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深造,获硕士学位。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矿床地质研究与找矿、资源勘查与评价、资源技术经济研究及科研生产技术管理与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在她的身上,展现着当代地质工作者崇高的敬业精神,体现着新时代地质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传承了老一辈地质人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 地质找矿工作流动分散,需要长期深入野外作业,野外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经常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跋山涉水,天天和大山打交道,大多是男同胞的工作天地,她作为一名女地质工作者,为了地质科研事业,一直奋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实属稀少。2004年在西南大山中带领项目组人员追索一条矿带下山时,由于山路陡峭,一人多深的茅草拦住视线,一时找不到下山的路,项目组人员之间互相也看不见人影,几个人靠相互呼喊取得联系,互相鼓励增加勇气,终于在天黑之前穿出毛草丛,找到了下山的路,在山下,几个人回首看看自己刚才走过的大山,悬崖陡壁,稍微踩偏就会掉下山涧,都为这次的野外工作感到庆幸。父母听说后直心疼,她安慰说“没事,干地质无非是脏点、累点,脸晒得黑点,上厕所、洗澡不方便点,其他没什么。”她依然干得津津有味。在某种意义上讲,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对家庭、亲人以及物质、文化娱乐的牺牲。由于她的爱人也是一名地质工作者,长期在外,很难顾及家庭。当她带领课题组出野外时,将孩子托付给同事照看,从野外回来,孩子见到她,都不叫妈妈了,对她感到很陌生。此时此刻,她百感交集,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经常出野外工作,她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养成了独立生活的习惯。记得有一次出野外,回来发现孩子穿的鞋都已经磨漏了,看着孩子的样子,她留下了眼泪。 作为一个母亲,没办法天天陪着孩子,生病的时候,也不能在身边照顾,对儿子亏欠很多。但是为献身地质事业,只好有所牺牲。
“以艰苦奋斗为荣”。 地质野外工作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给养困难。在这种坚苦的条件下,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经常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之久。在野外工作区,住的是老乡家或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早晚温差大,睡觉时只能盖着薄薄的棉套,待第二天早晨东方发白又满怀激情地迎接着新一天工作。夏天的时候,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持续的高温天气,热不可耐,大汗淋漓,住在帐篷里,热的像蒸笼,身上衣服几乎都湿透了,还要穿着工作服,防止蚊虫的叮咬,通常随手一拍,就能打死几只蚊子。跑路线时,山高路险,如不注意,有被山上风化剥蚀的岩块击中的危险,还要防止由于地质灾害、暴雨山洪,引发的山顶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的危险。一次,脚下没踩稳,从山上滚落到下来,衣服划破了,浑身都是泥土,房东大娘都说,女同志就别干这种野外工作了,她说穿上工作服就不分男女,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只能坚持干好了。在野外工作中,和男同事一起跋山涉水对她来说太正常了,她走过的地方虽然没有留下闪光的足迹,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了一位地质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以找矿立功为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热爱地质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吃苦耐劳,坚持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用汗水换来了地质工作的累累硕果。她主持完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南地区磷矿资源评价》,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磷矿产地40余处,为今后磷矿勘查和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一套适合判别碳酸盐类磷矿风化的指标(CO2 和2P2O5+A?I判别指标),两项指标已列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12月17日发布。主持完成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湘西—黔东南地区重晶石矿资源评价》, 提交新发现重晶石矿产地5处,可供普查的重晶石矿产地2处,为重晶石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主持的研究项目《湖北省恩施市沙地硒矿普查》,提交硒资源成矿远景区5处。为硒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主持的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湖北省鹤峰磷矿走马矿区白果坪矿段普查》,新发现大型磷矿产地1处,提交(332+333+334)磷矿石资源量6000多万吨,具有开发价值,潜在经济价值百亿元以上。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部科研及地质市场项目15项;参加《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与环境》、《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矿的开发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及地质市场项目10项。撰写了专业论文及报告73篇(册),其中55篇(册)为第一作者。1998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先后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获部地质找矿、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获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两项;获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找矿二等奖一项。
多年来,她在管理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她在评审项目过程中,对使用的原始数据、试验资料等,首先进行详细的检查,对报告文字、图件和附表反复检查修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问题,做到文、图、表三者一致。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使她主持、参与的项目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她组织完成了各类项目立项、设计、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等评审工作百余项,两次获“中国化工人”称号,曾被国资委、中煤地质总局、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她善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目前正主持参加《鄂西-陕南硒资源成矿预测研究》、《阿根廷萨尔塔省西部盐湖区钾、锂盐矿调查评价》、《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地质研究与勘查项目。
田升平同志是中国煤炭地质和化工地质系统党员的杰出代表,是地勘战线地质队员的榜样、光荣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