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周末,长春市宽城区培智学校的陈明艳老师和“小胖儿”每天都见面。而他们彼此深度交流的方式也很特别:用一封信、一张纸条或几张词卡。
“小胖”是一名自闭症患儿,因为他胖乎乎的甚为可爱,陈老师就以“小胖”作为对他的昵称,他本人也非常喜欢。“虽然不善沟通,但‘小胖’对于文字情有独钟。”陈老师说,“小胖”的识字能力格外强,很多生僻字她都要向“小胖”请教,也因为“小胖”的这一特点,她选择以文字跟“小胖”沟通。
“亲爱的‘小胖’,今天咱们说说昨天公开课的事吧?我刚刚讲到最精彩的部分,你‘腾’地一下就站起来,大声嚷嚷:‘老师,我要上厕所!’其实,你根本就不是想上厕所,你就是有点‘寂寞’是吧?”“亲爱的‘小胖’,你最近越来越‘能干’了,给你做的词卡越来越多了。”“亲爱的‘小胖’,这些信我已经写了很多,也写了很久,我知道你不是全都能看得懂,但我会继续写。”
在陈老师的抽屉里堆满了她写给“小胖”的信,这些信都是“小胖”读过返回来的。“起初,我一直担心‘小胖’会因为不能完全理解信的内容,而继续拒人以千里之外,直到有一天,他主动给我看他的日记。”接着,陈老师一字不落地将这篇日记背给记者听:“2014年1月3日,星期五,晴天。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爸爸离开我一百天。我好想爸爸。因为我病了,没有和妈妈一起去看爸爸!晚上妈妈哭了。”
简单的一个举动、短短几个句子让陈老师明白了,这是“小胖”对自己的接纳,这是“小胖”巨大的进步。那一刻,她抱着“小胖”哭了。谈及以后的日子,陈老师说,作为“小胖”信任的老师,她会继续和“小胖”保持沟通,努力填补孩子内心深处的缺失。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既有家人般的耐心,又有专业的资质,有“爱”的特教老师对于特殊儿童的影响与帮助深刻而深远。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