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心情复杂
“第25天了。”不需思索,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能清楚说出案件启动再审的日期。
疑似真凶赵志红落网次年,即2006年,呼格吉勒图案启动复查程序,但此后很长时间陷入原地踏步。李三仁夫妇持续上访9年。其间,多家媒体报道呼格吉勒图案。
今年10月30日,有媒体从内蒙古政法系统知情人士处获悉,该案11月将启动重审程序。11月20日,内蒙古高院宣布此案进入再审程序。12月13日,内蒙古高院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再审结果将于12月15日送达家属,并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该案的裁判结果。
昨日上午,对即将到来的再审结果,李三仁称仍然心里没数儿,但这些日子确实过得踏实一些。此前,代理律师告诉家属,他们通过查阅案卷,并未发现证明呼格吉勒图作案的证据。更直白地说,这个案子当年判错了。
“想起来我心里还是痛。”尚爱云面部浮肿,眼睛红着。刚向到访记者讲述完儿子的遭遇,她又一次忍不住抹眼泪,感慨呼格被执行死刑18年来的煎熬。她忆及,老两口在家看电视时,遇到刑讯逼供的剧情,老伴儿都会表现烦躁,“看这些干啥?赶紧过吧。”尚爱云能感觉到,李三仁是想起自己孩子可能遭受的痛苦。她喃喃自语:“从报案被抓到执行死刑,不敢想象儿子承受的思想压力有多大,当时是多么绝望。”
尽管笃定儿子蒙受冤屈,这家人始终按照法律程序上访,他们多次强调,要相信法律。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还儿子一个清白,让他九泉之下能够瞑目。
对于等了9年的判决书,尚爱云感情很复杂,“这份文书让别人知道我儿子是冤枉了,但冤案给我们这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晚上闭不了眼,一想起儿子承受过的痛苦,这心里的伤口就愈合不了。”
内心伤口同样无法愈合的,还有“4·9”案受害女青年杨某的家属。本报此前报道,他们对18年来呼格吉勒图案件的峰回路转、几度波折全然不知情。他们的信息,还停留在18年前—“人(被)崩了”。杨某76岁的老母亲,至今仍不知道女儿被害的消息,全家人把这个秘密守了18年,对其谎称女儿在饭店打工时跟人跑了。
杨家人在今年11月才得知,案件另有“真凶”。“相信法律能给我妹妹一个公道。他(赵志红)要是凶手,肯定要受到法律制裁。”杨某的姐姐此前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内蒙古高院公布再审结果,也意味着当年的“4·9”杀人案真凶尚未服法。受害者家人已经不愿意再谈论此事,不想再触及原来的伤疤。远在乌兰察布农村老家的杨某大哥,接电话时曾犹豫了几秒,最终他叹了口气,只嘟囔了一句:“我们不想再关注这个事儿。”对他们而言,人死不能复生,其他已无意义。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