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2月14日电 据西南政法大学网站消息,中共中央编译局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建的政治学法学理论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12月13日在重庆举办第二届政治学法学高峰论坛,全国各地逾200名政治学法学专家学者齐聚西南政法大学围绕“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国林、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论坛。
张国林在致辞中表示,“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论坛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有着特别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未来国家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次论坛紧扣“依法治国”主题,契合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际和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常态。各位专家齐聚西政,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解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讨论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和担当意识。
俞可平指出,本届论坛主题是“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治学家与法学家之间进行研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国不可分割,后者是前者的关键步骤和关键环节。两次全会的内在联系再次表明,政治与法律不可分、政治学与法学是一家。我们之所以发起政治学法学高峰论坛,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政治学家和法学家相互交流的平台深入研讨中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中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中央的决策提供参考,为地方的改革提供咨询,从而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学和法学理论做出贡献。
开幕式后,论坛转入主题发言环节。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教授探讨了“法治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联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副局长主讲了“法治与善治”,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教授聚焦了“民主与法治”,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教授论述了“权力约束机制”。此外,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教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黄卫平教授、中央编译局文献部主任杨雪冬研究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骏教授依次上台发言,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详细解读了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