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朝吸毒染成瘾,两眼发呆无气神。当日上午的法律课共有两个主题,一是远离毒品,二是谈高空抛(坠)物的危害。结合该区的“法律进课堂”行动,该教材将在全区中小学使用。
南川区“法律进课堂”教学探索活动现场。 通讯员 夏于洪 摄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颜安)“一朝吸毒染成瘾,两眼发呆无气神。三餐难咽不眠夜,四处求钱跪恳人……”12月2日早晨8点半,南川区隆化七小多功能教室传来了孩子们诵读戒毒歌的声音。从即日起,该区中小学都将开设法律课程,每个月两节课,结合案例让孩子们懂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日上午的法律课共有两个主题,一是远离毒品,二是谈高空抛(坠)物的危害。记者坐在最后一排听课,发现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很快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在“远离毒品,拥抱未来”这个主题上,老师便让同学们开动脑筋,学会向毒品说“不”。老师说:“如果你独自去参加一个聚会,有人拿着一支含有大麻的香烟让你尝尝,你会怎么办?”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厕所打电话报警;有的说以家里有事为借口,赶紧溜出去;还有的说走到大街上寻求帮助。听完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很满意,然后教大家防毒学会“5个不”,包括“不拿陌生人给的饮料、香烟等物品”等,孩子们听完都说自己学到了很多。
在“高空抛(坠)物危害大”这个主题上,老师则举了高空抛烟灰缸、坠泰迪狗的案例,让同学们充当一次小法官,谈谈对两件事的认识,以及如何处理,还结合有关的法律条例进行了讲解。听完课,同学们讨论开了:“原来从24楼扔一个鸡蛋下去就能砸死人,真吓人!”“高空抛物,天上掉的不是馅饼,而是祸害啊!”
南川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南川区在中小学推行法律课程,就是让这些孩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该区还将积极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法制教育专职岗位,强化普法教育。
另据了解,由该区司法局、区教委联合编撰的青少年法律教材将于月底正式出版。结合该区的“法律进课堂”行动,该教材将在全区中小学使用。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