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广州原副市长曹鉴燎曾让村民联名写信挽留自己【2】

2014年11月17日09:40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广州原副市长曹鉴燎曾让村民联名写信挽留自己

  拒组织提拔给下属送钱

  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曹鉴燎三番五次拒绝组织提拔。《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关部门就想让在沙河镇任职的曹鉴燎到天河区工作,而曹鉴燎不乐意“上调”。此后面对组织几次调整,曹鉴燎仍然表示“不愿意上来”。

  “舍不得”离开沙河镇、甚至敢于和组织谈条件、讲价钱,不是因为曹鉴燎渴望全心全意为当地群众服务,而是他不想离开这个有利可图的“圈子”。

  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规划开发珠江新城,大量村集体的土地可以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灵活出让,镇一级干部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权,沙河镇又有多个村居位于开发黄金地段。作为沙河镇党委书记,曹鉴燎早有“坐地生财”的“如意算盘”。他把冼村、猎德等城中村的集体留用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从社会老板中寻找“代理人”,参与土地经营。

  曾在沙河镇修理厂工作的冼村村民冼先生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曹鉴燎通过下属让我们联名写信挽留他,当时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想起来真是荒唐。”

  为了拉拢关系、扩大“朋友圈”,曹鉴燎甚至不惜给下属送钱、帮同僚推荐项目,继而拉人下水、把水搅浑。

  在不兼任沙河镇委书记、镇长后,曹鉴燎马上把对他唯命是从的老部下何继雄提拔为沙河镇镇长,并由何继雄的姐姐任沙河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避免人走茶凉。

  后来成为广州市协作办党委副书记的何继雄交代说:“1999年有一天,曹鉴燎打电话给我,他车到以后,我就坐在他的副驾驶座,他指着后面的一个塑料袋说,这个钱给你。”这让何继雄心甘情愿成为了跟他一起捞钱的傀儡。

  退休后被查的广州市房管局原副局长谭丽群,则在土地出让方面长期关照曹鉴燎。上世纪90年代,在曹鉴燎的授意下,谭丽群仅出资30万元,就与沙河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签订相关合作协议,长期控制珠江新城某地块。后来看到土地升值的收益相当可观,曹鉴燎2004年又亲自出面,将该块土地的合作开发权有偿转让给合景泰富公司,帮助谭丽群等人从中获利2600万元,曹鉴燎还从中分得900万元。

  广州市纪委今年二季度发布的信息显示,何继雄、谭丽群均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涉嫌构成犯罪的何继雄已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013年曹鉴燎案发之后,多年维权抗争的冼村村民们欣喜若狂。村民冼先生说:“消息公布那天,我们特别高兴,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大家自发去村口放鞭炮庆祝贪官被绳之以法。”曹鉴燎案发后,在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冼村村民废除、调整了在曹鉴燎直接干预下签订的租约,村集体每年可增收租金1亿多元。

  曹鉴燎“坐地敛财”、以权谋私的部分行为在党内通报后,引发许多党员干部的愤慨和反思。广东省纪委一位负责人说:“有的党员干部身在组织内,却向往体制外的人家财万贯、纸醉金迷,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甚至把当官作为发财的渠道。这样满脑子整天想着赚钱发财的人,怎么能做好工作?!”

  强化“围追堵截”粉碎“腐败山头”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纪检干部和反腐专家认为,曹鉴燎出现贪腐问题与其个人党性修养、道德品行有关,同时应从组织、制度层次进行反思,反腐应从查案反腐、治标反腐走向制度反腐、治本反腐,强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围追堵截”,粉碎“腐败山头”。

  曹鉴燎长期贪腐而未被曝光,自然有其善于伪装、“演技高超”的原因,但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反腐领域、环节监督薄弱的问题。曹鉴燎在接受审讯时就坦言:“金睛火眼也很难全面了解、很难看透一个干部他背后干了什么东西。组织部、纪委就是那么多人,一般干部一般老百姓只看到你平时很积极认真工作,对人很好,他的印象也不错。”

  在今年8月举行的广东第13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培训班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已经强调,要完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化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监察监督和层级监督,加快完善外部监督,在“严”字、“强”字上加强监管,始终保持惩防腐败高压态势,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张浩说:“目前不少制度都在强调这个不准、那个禁止,但没有细化,所以显得空洞无力。让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知道他们的公权受到强大的监督,他们才会更加循规蹈矩、遵纪守法。”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广东正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投资体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公共资源领域改革,探索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程度越深,就越容易产生腐败。”广东部分基层干部建议,从长远反腐治本角度看,应重点推进经济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政府从管市场、管企业、管资源转向管调控、管服务、管保障,切实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从源头上阻断利益输送,防止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压缩寻租空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毛一竹詹奕嘉)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