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1月8日电(记者庞书纬)11月9日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日”,然而,原本旨在鼓励人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最近几年在中国却似乎有点变味。
据笔者观察,近几年全国各地申报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大一部分可以归为“人海战术”与“钱海战术”两类。前者诸如上千人同时“冰桶挑战”,上万人同时洗脚、打麻将等,后者则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沙发、最大的皮鞋、最大的火锅甚至最大的包子。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靠“人海战术”与“钱海战术”打破世界纪录并非难事。笔者想要追问的是,如此“刷数据”式的纪录背后,究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创新意识,还是迎合了某些企业“抓眼球”的炒作心理以及个别地方官员扭曲的“政绩观”?由此造成社会财富与公共资源的浪费,究竟应当由谁埋单?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企业和官员染指,“刷数据”式的纪录也值得反思。至少就效果而言,许多所谓“纪录”大同小异,缺乏创造性。甚至可以说,贪大求全的“纪录”背后,折射的恰恰是创新能力的贫乏。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如今的中国早已过了那个需要靠世界纪录提升国民自豪感、自信心的阶段,我们应当以更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以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代表的各种“纪录”,少一些好大喜功的膜拜,多一些冷静平和的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确发展目标,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