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量的冷清无法阻止小机场对飞翔的向往。这是一个纠结的梦想,一边面临惨淡的现实,却一边渴望一飞冲天。
数字有时不给现实留太多情面。有媒体报道,全国近八成主要起降支线航班的小型机场处于亏损,不少支线机场的航班,飞一次就亏一次。
按照市场的逻辑,赔本的买卖是不做的。但事实是,各地亏损的数字如达摩克利斯剑高悬,一些地方甚至国家级贫困县仍然热衷建设小机场。近日,54.9亿元真金白银将托起5家小机场的凌云壮志。
掩上亏损的账本,有的地方政府算着另一笔账。显而易见的一笔是面子账,在一些官员的审美中,机场和摩天大楼、高铁站一样十分高大上,有则显得很有脸面。再有就是政绩账,这一算下来可不得了。有地方官员透露,少则三五亿元,多则十几亿元,“基础建设投资有了保证,GDP自然就上去了”。或许还有一笔未来的账——空港拉动就业和增长,但这大多还是蓝图,尚且挂在墙上。
无论如何,市场不认脸面,亏损的窟窿终是要补的。为了让眼下的账目更好看,一些地方挖空心思使出各种招儿,有的是政府承包航线,用公务消费填补部分客源,还有的则是政府直接给航空公司发补贴。
梦想照进现实,飞机终于豪气地上了天。政府体面地请了客,还得老百姓来买单。这一届地方领导班子欠下的账,下一届班子再来还。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