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重走老山界:追寻红军的足迹

2014年11月03日11:11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重走老山界:追寻红军的足迹

  新华网南宁11月3日电(记者韦大甘、翁晔)老山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同志笔下中央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在长征出发80周年后,又迎来一批探访者。

  “重走在长征路上,让我回忆起以前在部队的日子,就像是拉练里的急行军,这种感觉让我十分怀念。”沈双,一个白净清瘦的“90后”小伙子,当被记者问起为何选择重走长征路时,他羞涩而坚定地回答,“我刚加入队伍,我会一路走到底。”

  跟沈双一起重走长征路的,还有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的院长罗范懿。10年前,也就是长征出发70周年之际,罗范懿曾与同伴徒步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其所作散文《老山界上的生日》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罗范懿告诉记者,新一轮的重走长征路开始于10月16日,预计于12月31日结束。此行的主要目的,除了沿途宣讲和传承长征精神,还将在各地树立“红军长征精神碑”,老山界就是其中的一个立碑点。

  “此次重走长征路结束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在2016年10月19日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在长征沿途及全国各地树立80块‘红军长征精神碑’。”罗范懿说。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团结精进,风险忘我,艰苦卓绝,智勇双超,人民至上,信仰天高,世界大同,不胜不休——记者看到,“红军长征精神碑”的背面统一镌刻着研究院总结的长征精神,正面则结合立碑所在地长征历史情况刻录诗词、简述等。

  “90后”的沈双与“50后”的罗范懿因为对长征精神的共同追求而结缘,结束立碑后,他们又与同伴踏上了翻越老山界的行程。

  兴安县党史办主任罗基富介绍,2008年那场肆虐南方地区的冰灾过后,当年红军长征在老山界开辟的部分道路已经被倒伏的大树盖的严严实实,“没有熟悉情况的瑶民向导,没有专业的开路工具,他们此行的困难很大。”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长征出发已经80周年,陆定一同志描绘的场景仍然直击人心。而有一群人,正用自己的双脚在创造“奇观”。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