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形式变简单了
以前,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聪明伶俐的好媳妇。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现在,哭嫁仅在偏僻的山寨还有此习俗。
哭嫁一般持续一个月,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李云说,他姑姑出嫁时,他才六七岁。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当时家里邀请了姑姑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姑姑哭,叫“十姊妹会”。
新郎来娶亲时,要对歌,如果对不上则要喝酒,直到新郎要喝醉了。“不过这些都是历史了,现在娶亲简单多了,除了十兄弟十姊妹的形式还保留着外,其他的和外边差不多,也穿婚纱,用汽车。我结婚时,就没有这么繁琐,当然大致的形式还是保留了,比如简单的对歌,哭嫁也只有3天。比我小十几岁的人结婚,就跟外边差不多了。或许再过一代人后,这些形式就成了历史。”
“女儿会”更加丰富热闹
好在“女儿会”还保留着,这让李云校长觉得土家族的传承还在。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3年),“十个棚”张、薛二姓族长,倡议在石灰窑(现在叫石窑)建立集贸市场。族人约定,在7月12日这天,由张、薛两棚族长召集十个棚族长集会,并邀各姓氏商户参加。最初,女人,特别是年轻女子不允许上街赶集。若干年后,女儿们才开始上街赶场。青年男女就在7月12日这天以物资交流为虚,以寻情觅爱为实,开始幽会。男女青年们以这种形式互诉爱慕之情,久而久之,这个集会就叫“女儿会”了。
李云校长说,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沔阳(现在的仙桃)男子,参加了一次女儿会后,居然将一名当地女子成功娶回家,最后定居在恩施。而这个成功的例子,被人们添油加醋地宣传开来,结果现在每年的女儿会,都会吸引不少外地男子前往碰运气。
只是现在的女儿会已经有所变化,从内容来看,已变成集文艺表演、体育竞技、旅游观光、招商引资为一体的多功能集会;女儿们也身着盛装参加,她们更多地是通过女儿会感受土家族的无限风情和民族魅力。
李云感慨道:“没有修这条路之前,这里还停留在古代,修了这条路之后,就直接和现代接轨了。这条路改变了这里的一切。”(记者赵家新 何晓刚)
【链接】
张家界天门山“通天大道”
它全长10.77公里,从标志门直达天门洞脚下,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共有九十九个弯。
矮寨公路奇观
这段公路位于湘西吉首西40公里,长约六公里,却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面上。
云南宜良旧昆宜公路
在7公里的山路上,密布着68道拐。
贵州六盘水“八大弯”
所谓八大弯,其实是车道从山脚盘旋而上,直至山顶,在同一面山墙共可见八个U形急弯。
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
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就是川藏线上邦达至八宿区间,著名的险路,俗称七十二道拐。
“吊尸崖”
距离七十二道拐仅3公里的地方,该路段基本上是在绝壁中间挖出来的道路。在距离道路七八米高的地方,仍有悬崖在道路上面突出,像个罩子一样把道路罩住。
320国道黄花桥路段
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境内,长度不足1公里。黄花桥弯道的半径仅216米,视距84米,2003年,该路段被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列为全国29处公路危险路段之一。
川藏线最大弯
山路围绕“日堆峰”,堪称金沙江第一弯,山路像一个“Ω”字形。
(来源:武汉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