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反贪局长详解为何发改委官员成“腐败高危人群”【2】

2014年11月01日08: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反贪局长详解为何发改委官员成“腐败高危人群”

  为何发改委官员成“腐败高危人群”?

  徐进辉在答记者问中,重点介绍了“一批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受贿犯罪”的案件。

  他介绍,截至目前,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11案11人。“其中,发改委国家能源局5人、发改委价格司5人、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1人,分别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新能源司司长,核电司司长,电力司副司长,煤炭司副司长,价格司原司长、现任司长、副司长、副巡视员,价格司领导班子多数涉嫌职务犯罪。”

  而且,他们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的有6人”。

  为何发改委官员成为“腐败高危人群”?徐进辉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所在部门权力过大、权力集中。被查处的这些人大多既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具体项目的审批者,可以直接决定和掌握许多企业的“利益得失”,想方设法求助于他们的人很多,容易诱发腐败。

  二是在管理和监督机制上存在漏洞。“缺乏监管,审批权运转不透明,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三是“收钱办事”成为这些人的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长期共同受贿,形成窝案串案。”

  县处级以上干部“渎职侵权”要案上升28.8%

  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386件12109人,件数、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8%和5.0%。

  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厅长李文生表示,“立案件数、人数双上升”是今年以来渎职侵权案件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查办大案、要案数量同比均上升。

  “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重特大案件4898件,同比数量上升5.7%;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496人,同比数量上升28.8%。其中,立案查处两名省部级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查处47名地厅级干部渎职犯罪案件,同比数量上升213.3%。”李文生说。

  此外,今年1~9月,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上升。其中,查办专项资金领域3779人、执法司法领域1783人、“三农”领域1743人、生态环境领域994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408人,为国家、集体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12.57亿元。

  比如,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环保局原副局长赵庆利,长期放任200多家没有环评手续的橡胶企业违法排放硫化废气,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最终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记者 庄庆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