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三峡工程连续5年成功蓄水 地质灾害及泥沙淤积等好于预期

2014年10月31日18:3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三峡工程连续5年成功蓄水 地质灾害及泥沙淤积等好于预期

  新华网宜昌10月31日电(记者刘紫凌、梁建强)10月31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顺利实现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

  这是三峡工程第7次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除2008年和2009年未能达到蓄水目标外,2010年至今,三峡工程已连续五年成功蓄水至175米。

  175米是三峡枢纽设计的正常蓄水位。三峡工程在每年汛末蓄水至175米,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渐释放并腾出库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通航、发电、补水、抗旱等方面的效益。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主任肖舸介绍,本轮175米试验性蓄水自今年9月15日凌晨启动。由于当时洪水正在过境三峡,蓄水在承接前期防洪调度的基础上正式开始,启动蓄水的水位为164.63米,相对较高。

  蓄水期间,三峡集团加密了对枢纽安全运行以及水库泥沙、水质,库区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监测,并加强了对机组和通航设备设施的巡检。监测结果表明,蓄水过程平稳有序,各项指标保持安全稳定,有效保障了下游用水需要,较好地处理了防洪、发电、航运和向下游补水之间的关系。

  每年三峡工程蓄水,总是伴随着是否会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是否会带来大量泥沙沉积,是否会因流量变化带来航运问题等疑问。而连续5年成功蓄水至175米的实践证明:库区未见因蓄水诱发的重大库岸滑坡险情和地震地质灾害;入库泥沙与初步设计值相比大幅减少;长江航运保持安全畅通。

  地质灾害方面,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9月首次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发生的新生地质灾害险情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试验性蓄水第一年(即2008年),占总数的80%以上。此后,随着库岸逐步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发生率锐减,并渐趋平缓。

  至于诱发地震问题,目前学术界公认,对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来说,水库蓄水只可能触发距离库区较近且已接近极限状态的发震断层。而近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工程蓄水期间水库地震活动以微震和极微震为主,主要由岩溶、矿洞浸水引发。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泥沙淤积是一个“致命问题”。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由于创新采取了“蓄清排浑”方式蓄水、库尾减淤调度以及长江上游水库拦沙、强化水土保持等原因,泥沙淤泥明显好于预期。三峡集团的监测数据显示,水库年均入库泥沙量较初步设计值减少6成以上,年均淤积沙量为论证阶段预测值的42%。

  “随着三峡上游新建各大水库的蓄水拦沙和上下游水库的联合调度,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总体会进一步缓解,三峡水库可以在100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沈国舫院士说。

  得益于三峡工程蓄水,长江上游600余公里江段航运条件显著改善。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3.5-4.5米,航船吨位也从1000吨级提高到3000-5000吨级。

  与此同时,中下游的通航条件也明显改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魏山忠介绍,枯水期中,通过三峡水库的流量调节,葛洲坝以下最小流量由每秒3000立方米左右提高到每秒6000立方米以上,航道维护水深提高,为中下游船舶的通航创造了有利条件。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