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9日讯(记者杨学聪 通讯员隋国勇)为进一步深化新区产融结合、产业基金体系化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基金体系已形成“一母八子”的强大阵容,未来规模将扩展到100亿元以上。这艘规模庞大的基金“航母”将为区内“高精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北京亦庄母基金业务体系以亦庄国投为投融资主体、以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为母基金的业务体系,服务于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截至目前,在亦庄国投母基金率领下,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博泰方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创投基金等8支子基金已经发展成熟,预计未来母基金体系旗下基金数量将达到16支以上,规模扩展到100亿元以上。
亦庄国投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统筹资金的五家受托管理机构之一,其业务范围涵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园区运营等方面,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化业务,主导收购的汽车零部件领域最大的全球并购案例——耐世特已于去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言杰表示,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移动通讯产业、数字电视产业、云计算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目前区内入驻企业近9000家,投资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在金融领域,开发区正在积极加快产业金融示范区建设,构建“6+1+N”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6”是指以产业投资为重点、间接融资为配合、融资担保为纽带、科技保险为后盾、企业信用为基础、培育上市为目标的六大金融资源体系,“1”是指政府,“N”是指特色园区和企业,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服务,实现六类金融资源与园区企业有效对接,打造以亦庄国投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为母基金的基金业务体系,服务于开发区“高精尖”产业领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为打造首都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