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转身向海”天地宽

2014年10月24日15: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转身向海”天地宽

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经济网记者 杜铭摄。

  中国经济网青岛10月24日讯 (记者 杜铭)高达90米的四根桩腿像擎天柱,60米长、40米宽的巨大船身像一座海上移动城堡,直升飞机可以在上面起降……10月中旬,“海疆万里行”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走近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制的我国第一个四桩腿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生活平台,不禁为海洋工程装备的雄伟魅力所倾倒。

  “它能容纳150人在上面生活、工作,设施达到三星级宾馆标准。其四个桩腿可以自动升降,既可以像船只一样在大海上航行,也可以固定在海底,人在上面感觉就如同平地一样舒适。”海西重机副总经理朱声凯自豪地为记者一行介绍起眼前的庞然大物。“除发电机之外,所有的设备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达到了90%。”

  “现在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生产、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多起海上事故使人们认识到了其安全弊端。看到潜在的市场需求,我们萌发了研制多功能海洋生活平台的想法。这种自升式海工平台主要用于配合钻井平台钻井、油田生产服务、海上油田建设、油田增产、修井作业等。现在全世界也没几家做这个平台的。平台还处在试制阶段,前来看货的客户就已经络绎不绝,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我们又接到了10台订单。”朱声凯说。

  海西重机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国企——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从内陆腹地来到青岛设立的子公司。在造船业低迷的大背景下,海西重机及时“转身向海”,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自主创新的开拓精神,在海工市场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迎来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海洋,不仅为传统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广阔空间,也召唤着有识之士“深耕细作”,去挖掘它的无穷魅力。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一块特殊的“创可贴”引起了记者的惊叹。只要一遇到血液,这块神奇的“纱布”就立刻变得柔软起来,摸上去感觉又凉又滑,有点像海带。工作人员介绍,它既能用于止血,又不会和伤口粘在一起。

  “这是我们利用海藻及海洋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开发的海洋生物新材料,它可以用作医用敷料,能避免伤口的二次感染。”明月海藻集团总裁李同玉告诉记者,多年来,明月海藻心无旁骛,就专心做一件事,就是持续不断地通过投入技术研发,把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海藻“吃干榨尽”。

  从海带制碘、提取海藻酸盐起步,明月海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由单一的“碘、醇、胶”老三样,将产业链拓展到功能糖醇、海藻有机肥、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化妆品、海洋功能性食品等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明月海藻人用他们的聪明头脑和一份执着,将海洋对人类的馈赠发挥到极致。

  作为我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于今年6月获批成立。这里,拥有独特的区位地缘优势和“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的发展优势,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基础条件优越,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放大海洋产业集聚效应,抢占海洋科技的制高点,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海洋高新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8%以上,力争突破3000亿元,海洋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

  青岛西海岸新区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拥有2096平方公里的广阔腹地和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在这里,国家批准建设的最大深水港——董家口港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设计吞吐能力3.7亿吨,国内惟一可停靠40万吨级货船,将“再造一个青岛港”。同时,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循环经济合作项目、中德生态园、万达东方影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也正在不断拓展海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承载起蓝色经济腾飞的梦想。

  据介绍,由国家海洋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的2014年“海疆万里行”系列主题宣传采访活动,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宣部《关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而实施。今年活动的主题为“探源海上丝路,开创蓝色辉煌”,重点宣传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保护和当前沿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下一站活动将于10月下旬在浙江舟山开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