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9月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6%,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度缩小,初步判断后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通缩证据不足。
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
在回应记者“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可能会出现一些通缩的苗头”的提问时,盛来运表示,通缩一般是指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的持续下降。但是,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央行发布的数据,M2增长速度是12.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上涨1.6%,回到2%以下。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度缩小,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造成的。但实际上,物价还是在温和上涨,从环比角度来看,9月份比8月份环比上涨了0.5%,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
盛来运表示,从今后几个月来看,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统计局初步判断后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统计局认为通缩的证据不足。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