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破解中国养老人才瓶颈:专业志愿者进社区

2014年10月02日14:3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破解中国养老人才瓶颈:专业志愿者进社区

  新华网上海10月2日电(张旭 郭嘉莹)国庆节来临,成都市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上百位居民围在广场前,饶有兴致地观看台上的情景剧:“哎哟!爷爷噎着了!怎么办啊?谁能来演示救一下?……这一幕幕由专业养老机构慈爱嘉员工和专业志愿者精心策划排练的情景剧,实际上是通过喜剧环节、居民参与,让老人居家生活中有用的健康常识深入人心。

  这样的培训是“幸福家庭日”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一个环节,“幸福家庭日”由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慈爱嘉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共同发起,幸福人寿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的养老公益活动。除了健康护理知识的培训,志愿者活动还包括走访老人、社区清洁等环节。

  年初,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该书显示,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而全国老龄办有关负责人也指出,今后20年,我国将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迎来老龄化高峰,老年人口预计达4.87亿。面对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的复杂养老局面,中国养老事业更面临巨大的人才瓶颈,专业、年轻的养老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现阶段缺少专业护理人员是一些养老机构的最大问题”,慈爱嘉养老服务培训指导中心技术总监卢先介绍说,2009年慈爱嘉进入了养老服务业,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摸索、积累出一套照护老人的基本技能与常识。慈爱嘉通过实践发现,与企业合作的志愿者活动能有效引导行业外的社会力量关注养老,这有助于全社会敬老文化的培养。同时,高素质志愿者的参与,可以弥补养老人才的不足。

  与以往的志愿者活动不同,“幸福家庭日”的教育和培训环节简单、实用、操作性强,志愿者及家庭成员可以在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帮助老人,从而探索一种公益机构与企业合作的养老新模式,让企业、志愿者、服务对象、社区居民、公益机构、员工都能共同参与。

  2010年,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跻身“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对于涉老企业而言,不能只依靠政策,挖掘商业模式是很重要的一环。”卢先说,“幸福家庭日”计划年底前在全国22个省市举办30场。目前,专业志愿者的足迹已经先后走进北京、石家庄、沧州、太原、大连、武汉、天水、合肥等地社区。

  业内专家表示,老年人的权利保障体现在基本生活照料,身体保养康复,精神文化参与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未来中国将针对城市、农村和不同地区,结合老人此前的工作职业、生活习惯、家庭收入等因素,进一步统筹各种养老资源,摸索出更多不同的养老方式。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