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邓小平山东足迹:31年前到兖州视察泡桐种植

2014年08月22日13:51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邓小平山东足迹:31年前到兖州视察泡桐种植

小平视察过的泡桐林场旧址。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时光退回到31年前的那个元宵节,邓小平从南方视察工作返京途中,专程在兖州站下车,视察当时的兖州县城关泡桐林场。根据兖州区档案局的史料记载,当时,小平同志在兖州共停留了50分钟,除去途中所用时间,他把25分钟留给了林场。

  前往林场路上

  提到污染治理

  在兖州区档案局一个柜子里,副局长李泓抽出一本颜色泛黄的卷宗。他小心翼翼地掀开几页后说:“这份文件就是记录当年邓公来兖州视察时的情况。”

  根据这份史料记载,1983年2月27日,那一天刚好也是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邓小平同志从南方视察工作返京途中,在兖州下车。专列于上午8点15分抵达兖州站。随即,邓小平同志乘汽车赴城关林场。上午8点30分到达林场,8点55分离开林场。9点05分继续乘车北上。

  “小平同志在兖州总共停留了50分钟,其中在林场停留了25分钟。”李泓说。邓小平同志见到兖州的负责同志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从报上看到泡桐是个宝,所以今天下车看一看。”

  “汽车刚出火车站不久,邓小平同志就说,你们这里烟囱很多,冒出很多黑烟,对环境污染很厉害。”李泓查阅了当时的档案,上面详细记载了在前往林场的路上,邓小平首先提到了污染的问题,并指出,当地要做好锅炉的改造,重视污染问题。

  “投资四毛五分

  就能收二三十元”

  邓小平来到林场边走边问,话题全部围绕这些泡桐展开。“泡桐在这里生长得怎么样?”小平同志问。“我们这里的群众都喜欢种泡桐,大家都说这是不吃食的大肥猪,零存整取的活银行。”兖州县林业站副站长张繁亮的俏皮话引起了小平同志的兴趣。“种树还要施肥不?”小平同志边走边问。“是的,要用尿素。”张繁亮说道。“要施多少肥呢?”小平同志追问。“每棵每年能施上2斤尿素肥,就能保证每棵树生长0.1立方米。”张繁亮回答说。

  小平问:“一斤尿素多少钱?”“2毛2分5厘。”张繁亮说。“投资4毛5分,就能收二三十元,这效益确实好,应该提倡多栽。”小平同志算了一笔经济账,又接着问,“哪些地方适合种泡桐?”“北到辽宁,南到两广地区都可以。”张繁亮说道。

  “我家乡没有发现这种泡桐呀?”小平同志问道。“您家乡是白花泡桐,品种不一样。”张繁亮说道。“你知道我家乡呀?”小平同志笑着说。“四川广安,全国人民都知道你的家乡。”张繁亮也笑了。面对着小平同志的一番追问,张繁亮对答如流,让小平同志非常满意:“你还真是一个林业专家呐。”

  8点55分,邓小平同志离开林场返回兖州火车站,到站后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

  当年林场难觅踪影

  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

  小平的视察给时任兖州县城关公社副书记、寨子洼村村支书的马凤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虽然当年未能见到小平,但他仍能清晰说出当年小平同志曾说过的话:“泡桐是个宝,要想发展得好,三分靠种植,七分靠管理。”

  19日上午,记者来到兖州城关公社泡桐林场旧址,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个规模达2000亩的泡桐林场早已难觅踪影,全部被现代化的厂房和集约化的农田所取代。

  在兖州区通往济宁市区的路旁,是一个国家级的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还将建更高规格的国家级农高区。为纪念小平同志到这里视察,他们还专门建起了邓小平纪念广场,筑起了邓小平雕塑。记者 马辉 汪泷 杜洪雷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