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单位团购压缩致精品水果销售趋缓 市场份额空缺待填补

2014年08月16日16:0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单位团购压缩致精品水果销售趋缓 市场份额空缺待填补

  新华网上海8月16日电(记者李荣)葡萄紫了、桃子红了、梨子熟了,盛夏各种精品水果进入收获季。但沪上果农今年遇上“新情况”:以往占据相当份额的单位团购,今年大幅减少,果品销售趋缓。上海市农委人士表示,针对市场新变化,需要想办法“让优质果品直接走进市民家中”,让市民消费填补空缺。

  据了解,今年上海果树种植面积稳定在31万亩左右,果品产量与去年相当。但由于团购和以往福利性采购数量减少,上海本地产果品销售走势低于去年,总体销售进度降低10%至15%。

  记者在沪郊基层采访,也听到不少果品合作社这样反映。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玉金说,过去单位采购要占到其合作社葡萄销量的三成以上,“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是零单”。奉贤区庄行镇相关人士也说,以前机关、企业的采购要占到精品农业销路的相当比例。

  上海市农委人士说,沪郊金山和奉贤等地的精品水果合作社都在想新的办法,拓展市民的消费市场。有的与城区的果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建立稳定渠道,有的直接把专卖点开到街道和社区,有的设立网上销售点或进入电商通道,有的在自己的生产基地推出“采摘游”吸引市民。上海还设立了优质果品的展销平台,以直销形成沟通果农与市民的供需渠道。

  基层的一些农业专家及合作社负责人认为,以往面广量大的单位团购和福利性采购,对于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其实并不利。这种公家的团购如果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精品农业其实是包了一层市场化的外衣,而离真正的市场越来越远。团购变成“包购”,一旦失去“拐杖”,就会手足无措。

  此外,公家团购没有价格敏感度,往往会形成虚高的价格。精品农业无法在真正的市场中发现价格、发现价值。同时也没有市场的倒逼力,精品农业难以更新、调整和进步。精品农业到底是不是精品,精品到底值什么价,只有到最广大的消费市场上才能真正定位。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