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记者探访鲁甸灾区 重建任务依然繁重

2014年08月16日09: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记者探访鲁甸灾区 重建任务依然繁重

  8月13日中午,云南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为鲁甸震区首所板房医院安装网线。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晋摄

  8月13日中午,云南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为鲁甸震区首所板房医院安装网线。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晋摄

  一早还是阴雨连绵,临近中午,阳光暴晒,气温骤升。

  进入震中龙头山镇的必经之路上,一辆辆运物资的卡车鱼贯而入。震后新开通的道路并不宽,车队一来,尘土飞扬。趁着车少,一队穿橙色背心的小伙子赶紧穿过道路,其中一个爬上高高的电线杆,拆下一个接线盒,下面的人马上忙起来。

  “这是熔纤,我们要加一条网线,今天还要给卫生院和几个前线指挥部加宽带。”云南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撒维一边低头干活一边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他是中国电信通讯抢险队的成员,他们这个抢险队有9个人,最小的19岁,最大的47岁。

  打开小小的接线盒,里面码着细细的几根线。撒维蹲在地上,拆开其中一根,里面有蓝、橙、绿、棕、灰、白6种颜色的芯,细如发丝。经过细致的熔纤、烘干,新增网线光纤的任务完成了。

  抢险队又赶到刚交付地方使用的板房医院。小撒先查看板房结构图,上面用不同符号标记了要装的网线、电话、电视等位置。他们马上分工,有的到板房上安线,有的在板房里装接线盒,一直干到中午快12点。

  “今天的活儿已经算轻松的了。昨天,我们7点多就赶往重灾区八宝村,沿途坍塌严重,还要徒步进去。”24岁的撒维参加过彝良地震救灾抢通,在他看来,通信保通在救灾中责任重大。对自己干的活,他追求完美,也有一份自豪,“您去看看中国电信营业厅的机房,是我们熬了3天3夜做的,非常标准。进入灾后安置阶段,越来越多的安置点要装网线,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并不轻。”

  地震后,这支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震中。路不通,就徒步进入。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垮塌严重,他们背着发电机、机柜等设备艰难挺进。龙头山镇满目疮痍,中国电信营业楼的二层下陷,只看到一层。为了抢设备,他们冒着余震进入危房,“提心吊胆地干”。说起这些经历,21岁的杨洲轻描淡写,“要是余震再凶一些,可能就看不到我们了。”

  鲁甸地震发生后,通信业职工快速反应,全力以赴抢通保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履行社会责任,应急通信保障及时高效。截至8月14日8时,云南巧家县、会泽县公众通信运行正常。鲁甸县灾区通信已恢复到震前水平,满足了救灾指挥和灾区群众的通信需求。

  在震中龙头山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公司纷纷开设便民服务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寻亲电话、免费打长途、手机充电等服务,一些地方实现了WIFI覆盖。不管是灾害袭来时,还是恢复重建后,“永不消逝的电波”让灾区与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晋)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