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长春8月15日讯(记者 李己平)遭遇干旱威胁的吉林省积极利用空中云雨资源和挖掘地下水资源,保证生产、生活用水,采取有力措施打一场抗旱夺丰收的攻坚战。
15日下午,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位于长春市卫星路上的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旱情。14楼的指挥平台不像水灾来临时的急三火四,只有姚英一个人在值班,期间电话不断,报告各地降水情况。老姚向记者讲解云图和各水文站发来的降水信息。降水图显示,7月1日至8月11日,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114.6毫米,较常年同期少48%,居1951年来历史同期少雨的第1位。自7月17日以来,吉林省西部、中部地区多数地方降雨不足50毫米,干旱情况不容乐观。吉林省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胜孝对记者说,这几天干旱区局部降水,但多数只有几毫米,雨过地区旱情有所缓解,但部分地方仍未“解渴”。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吉林省降雨仍偏少,旱情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7月以来,吉林省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增加水库蓄水,总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可保证水田用水需求。对玉米等大田作物,全面启动抗旱水源井等各种灌溉设备,及时灌溉。目前全省旱田受旱面积达1437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岭、双辽、梨树、公主岭、农安、前郭、乾安、通榆等8个县市。省水利厅墒情监测中心启动三级监测应急响应,吉林省财政厅紧急下拨1800万元抗旱资金,吉林省防指、吉林省农委、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民政厅派出各自工作组,指导抗旱,服务群众。
8月13日,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到松原市和长春市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并在农安县召开现场会,部署抗旱夺丰收措施。
一是人工增雨作业;二是切实发挥水利设施作用。充分利用河湖连通等工程的蓄水,加紧修建小型拦河坝等应急工程;三是组织发动千家万户投入抗旱工作,帮助农民算好帐。四是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五是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六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动组织农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及养殖业,最大限度弥补旱情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截至15日统计,旱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开展抗旱工作,全省共投入抗旱人数52.06万人、抗旱水源井8万眼、泵站277处、机动抗旱设备2.1万台套、机动运水车4.2万辆,增打应急抗旱水源井4553眼,投入抗旱资金4.36亿元。浇灌受旱面积790万亩。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