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小书记”如何能解决大问题

2014年08月13日15:09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小书记”如何能解决大问题

  “请梁书记‘把脉’,居民的这件烦心事该怎么解决?”“梁书记,你说这个问题该向谁反映?”……在昨天普陀区举办的居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上,桃浦镇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成为“中心人物”,许多“小巷总理”围着她问问题、讨教经验,大家都说:“培训主题是‘学身边榜样、促作风转变’,我们要向梁书记学。”而梁慧丽还是那句话:“100件具体事情有100个处理方式,但不管面对什么问题,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小书记’也能解决大问题。”

  本报一组反映梁慧丽先进事迹的报道《“我就是居民勤务员”》、《小巷总理的“温情”与“泼辣”》4月3日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引发了各级机关干部、小巷总理们的讨论。一些区县和街道召开座谈会、交流会,学习梁慧丽,交流“基层服务经”。

  “梁书记说的话耐人寻味”

  “这个居委会干部,可敬可亲。”昨天下午,宝山区委副书记袁鹰为基层干部上党课时,特地新增了梁慧丽的事例。梁慧丽留给他的最深印象,一是与居民间的亲热亲切,再则是处理群众问题时的亲力亲为。

  “她不是嘴上说说,做做动员,而都是亲自上手,并且每个环节、每一处细节,从头到尾都是不到解决不罢手。我们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这一点特别重要。”袁鹰说,“群众需要这样能够解难题做实事的干部,梁慧丽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的焦裕禄精神。”

  许多社区工作者一早就读了本报关于梁慧丽的报道。曹家渡街道主任施冬云觉得,梁书记把自己当“勤务员”,会向上面提意见、也懂得听居民意见。这说明她心里时时想着小区居民,并且还善于动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我们辖区的书记们和街道干部们,工作也上心用脑,但比起梁书记的“披荆斩棘”,还有所欠缺。她感慨地说:“古代有个知县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我也要学学梁慧丽,做个心怀百姓的干部。”

  闵行区七宝镇党委副书记郑毅,对梁慧丽身上的“钉钉子精神”感触尤深:“我们有的干部,可能还怕得罪人,对居民的问题反映上来就不管了。但她不是,她不怕得罪领导,不怕得罪部门,只要是问题,就一定得解决。”郑毅觉得,梁慧丽 “一定在不断地换位思考”。“她说居民不会平白无故来找我们,一定是遇到困难了来找我们,这句话很耐人寻味。”

  “梁式创新”很有启发

  昨天的普陀区居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上,梁慧丽作了交流发言,她说:“尽管莲花公寓的工作得到肯定,但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群众还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解决,工作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同参加培训的另一名先进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桃浦镇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兆顺,听了这席话立即鼓起掌。这两名书记都是出了名的会创新、善学习。

  杨兆顺和梁慧丽渊源很深,两人一起从纺织单位出来,一起走上社区岗位,一起到相邻小区工作,常常聚在一起探讨学习。他说:“十几年前,梁慧丽从‘上只角’来到这里工作,她一方面‘入乡随俗’学习这里居民的相处方式,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习惯,每天打扮得大方得体,让来办事的居民都赏心悦目、心情也好了几分。”杨兆顺特别欣赏梁慧丽的这种创新精神——居委会干部内心要朴实肯干,但也要注意形象、外表清秀,打破人们对小巷总理的传统看法。

  “尽管社区特点各异、居民遇到的矛盾不同,但‘梁式创新’很启发我。”静安寺街道华山居委会主任王淑玲,对梁慧丽想办法促使家具厂搬离小区、最后还握手言和的做法很敬佩,“让区域里的每个群体,都成为利益相关方,这就是社区治理的新理念。”王淑玲说,她要借鉴这种方法,进行多元共治社区治理,为居民办更多事。

  “换个思路,海阔天空。”嘉定菊园新区嘉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建国说,他一度觉得 “小巷总理”既无钱、又无权,很难调度资源,为民办事“举步维艰”。但梁慧丽却换了一种工作方式,她很会“提意见”,敢为居民“争取利益”,同时又善于 “听意见”,365天无休、24小时待命,向居民敞开大门,听取呼声。“一上一下之间,就盘活了许多资源。”

  让居委干部做“好人”不做“难人”

  怎样培养出更多“梁慧丽”?怎样留住这样的“梁慧丽”?在不少曾经或正在从事社区工作的党政干部看来,这是梁慧丽的故事留下的一大考题。

  “梁慧丽为什么成功,她有平台,有舞台,有东西支撑着去释放活力。”在虹口区曲阳社区党工委书记赵强看来,梁慧丽式的干部给上级党委政府一条重要的启示,就是“政府应该让村居委干部做‘好人’,而不是做‘难人’”。赵强觉得,社区干部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要释放他们的活力,必须给予抓手。“政府应该给他们舞台,在关键事项中给他们充分的话语权,而不是将层层压力往下压。”

  从事多年社区治理的闵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军觉得,社区好不好,关键看领头人,居民区书记正是这样的核心。他们需要发挥核心作用,将各方活力激发出来;而能不能给他们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合理的薪酬待遇,以及能否使他们从传统的“行政干部”模式中解放出来,关系到核心作用的发挥与否。“现在许多社区干部是凭着一腔热情在做事,但未来更需要一种持久的动力,这需要体制机制的联动。”

  村居委干部队伍存在断层的现象,让不少机关干部担忧。虹口区民政局局长乐跃明说,小巷总理中,要么是五六十岁临近退休的老法师,要么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稳定的中间层很稀缺。乐跃明觉得,除了要加大力度选用合适的社区干部,并用“名师带高徒”等方式将类似梁慧丽这样的优秀干部经验代代传递外,社区干部的待遇也需要适当提高,“他们需要一种职业荣誉感,需要得到更多尊重。”

  曹杨新村社区党工委书记陆孜浩说,作为桃浦镇的“兄弟街道”,他们最近针对“梁慧丽现象”开展了名为“小巷总理侃侃谈”的专题讨论,过专题组织生活,还请来生活在曹杨的劳模裔式娟、杨富珍等人来给基层干部们上课,广泛收集工作方法,培训年轻干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居委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交流办法,制定自己的居民区干部任用条例,给‘小巷总理’提供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本报记者 栾吟之 朱珉迕)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