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再看何涛"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一阵感动 一声叹息

2014年08月08日17:38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再看何涛"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一阵感动 一声叹息

资料图片

  原全国道德模范何涛利用护士工作之便,从单位非法获取《出生医学证明》,交由其夫侯灿通过网络贩卖谋利,二人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近日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至8月7日,从地方到中央,已相继撤销其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何涛通过媒体进入大众视野,还是从2009年的全国道德模范领奖台开始——

  那一年,25岁的何涛,为让遭遇车祸瘫痪的丈夫重拾希望,瞒着家人辞掉上海的护士工作,跟着丈夫前往他安徽农村老家,同时照顾起偏瘫的婆婆和体弱多病的公公,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如此四年,始终坚强守候、不离不弃。一个平凡的柔弱女子,靠一己之力撑起那样一个残困的家,她对家人的大爱、对家庭的真情,不愧为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好榜样;她身上所闪耀的美德和优秀品质,配得上道德模范的名衔。

  肩披绶带,何涛毕竟活在现实里。荣誉取下,封存箱中,日子还得继续过。模范的荣光只在台上有,生活不会因为你模范或不模范而给予你哪怕少一点艰辛。该背负的责任还得继续扛,该承担的苦痛还得继续熬。

  那时,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何涛及其家庭给予了很多关心和资助,但人们都明白,这些毕竟有限,没有哪个人或家庭能够就着那些资助过完一生,更何况是那样的家——丈夫残疾,无力劳动没有收入。被调入妇幼保健所从事护士工作的何涛,收入对于残疾丈夫和瘫痪婆婆的医疗照管和困难家庭的大小开支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

  五年过去,谁也没有料到,曾经的道德模范,会走到今天。今年,何涛30岁。眼下的她,非但未在而立之年“立”起来,反而“倒”了下去!

  人们叹息,曾经的道德模范,怎做出与之大相径庭之事;人们责备,身为榜样人物,为何要行如此不法之举;人们质疑,我们的道德榜样评选,为何会有这样的人选……

  其实,模范也是人,是人就注定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赋予一个普通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是对其某方面美德品质的认可褒奖,是让更多的普通人从中领会到:再小的善,只要坚持,便成经典,成示范。以何涛而言,5年前的她孝老爱亲,堪称模范,5年后甚至50年后的她,将会如何,任何人都不得而知。

  法治国家,公民触犯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鉴于道德楷模荣誉称号所代表的公民行为准则和社会示范效应,对触犯法律的何涛取消荣誉称号,于情于理深得人心。

  尽管当事人还未露面自陈,公众早已思考:曾经的道德榜样何以走上背离法律的道路?今天,重读何涛在2010年所做的“事迹报告”,也许能从中捕捉到这些年她的心路历程。

  人孰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不论是何动机,既成事实的违法行为都当按法理妥善处理。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也期盼何涛经过这次波折,重新找到生活的正能量,走回正轨迹。

  像何涛这样生活境遇艰难的道德模范还很多,荣誉来之不易,我们希望道德模范、身边榜样们更加自重,一如既往地坚守道德良知和法律法规,且行且珍惜。道德榜样的称号授之为公,我们希望任何机构在收放荣誉时,坚持以人为本、公正公平的原则,注重对个人、对社会的正向激励实效,慎之又慎。

  对何涛之事,留些许叹惋,更充满呼唤。呼唤我们在构建好人社会时,除了一次性激励的荣誉授予,还能提供更长效、更强有力的制度化保障:不让好人在生活中举步维艰、走上弯路,不让好心在经年累月的默默承受中柔软了底线——道德、法律、做人的底线。(闻新平)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