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制
对于企业诚信,《规划》表示,引导企业设立专门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配备专职信用管理人员,建立信用风险控制系统。并推行企业守信公开承诺制度,鼓励企业建立诚信联盟、签署诚信共同宣言,逐步扩大守信公开承诺的覆盖面。同时重点围绕市场准入等领域,开展企业信息评价,鼓励企业在采购、销售、招投标、投资合作等经济交易活动中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扩大企业信用产品和服务在各领域的应用。
对于个人诚信,《规划》表示,建立完善个人信用档案,着重加强对公务员、学生、企业法定代表人、金融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导游、医务人员、教学科研人员等重点人群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逐步建立健全各行业、部门个人信用档案。并将探索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制,运用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模型和评估方法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和评分,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此外,将加强个人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应用,政府及其部门带头在资格(质)认定、保障房分配、公务员聘用、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户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加大个人信用信息应用力度。鼓励市场主体在信贷、信用卡、就业、公用事业等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中使用个人信用产品和服务。
六大信用主体建立信用档案目标
主体 目标
公务员 到2015年和2020年,信用档案覆盖率分别达95%和100%
规模以上企业 到2015年,信用档案覆盖率达到100%
个人 到2015年和2020年,信用档案覆盖率分别达60%和90%
事业单位 到2015年,信用档案覆盖率达100%
社会组织 到2015年和2020年,信用档案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100%
司法机关 到2015年,相关从业人员信用档案覆盖率达100%
(来源: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