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江苏数百公办教师任教私立学校 仍保留公办身份【2】

2014年08月04日08: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江苏数百公办教师任教私立学校 仍保留公办身份

  在私立学校教书,保留公办学校教师身份

  淮安“公办学校最好的教师如今全部集中在私立学校”,源于当地一个政策——私立学校可以自由招聘任何公办教师来学校任教。

  这一政策始于1999年。当地进驻的第一所民办学校——淮安外国语学校,是翔宇教育集团属下的学校。公开资料显示,这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于1999年9月1日开学。

  据一位曾在该校任职的教师陆声(化名)介绍,淮安外国语学校是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它开学后不久,淮安中学初中部就停办了,一些教师就分流到该校任职。

  按照政府“民办公助”政策,学校与政府签订协议,工资由私立学校发放,公办教师编制继续保留在原校,并承认公办教师身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按公办学校待遇办理。教师可以在任何时候回到公办学校。

  淮安中学(记者注:改制前)老校长陈廷伟回忆,1996年,淮安中学比淮阴中学还要好,当时学校有高中部和初中部,共30个班级1600多名学生,教职工三四百人。其中,初中部18个班,约五六十名教师。

  据参加过淮安外国语学校招聘的陆声回忆,当时乡镇学校教师工资每月600元,还经常被拖欠克扣,有时候拖半年才能拿到工资。而私立学校的工资是公办学校的3倍。所以,有几十名教师报名应聘,最后只留下5人。

  陆声回忆,2000年以后,翔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玉芬想把淮安中学也买下来。她与政府签订合作意向,给地方免费建一个公共体育场,替政府办一所高中,若干年之后还给政府。

  此举遭到淮安中学师生的强烈反对。王玉芬不得不宣布放弃购买淮安中学。

  没想到,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有了新的买主。

  公开报道显示,2003年7月30日,淮安市楚州区(现淮安区)人民政府与《今日中国》杂志社高级记者高尚梅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组建江苏省淮安中学教育集团。

  按照协议,高尚梅出资1亿元,在新城区征地300亩建设淮安中学高中部,获取现淮安中学的经营权,同时还获得淮安中学、文通中学除土地以外的实物形态资产,办初中部。

  协议规定,联合办学后学校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教师实行聘用制,学生收费不得高于本地区同类学校水平。签约当天,高尚梅向楚州区捐赠300万元,用于该区体育场建设。

  这一次,没有任何师生站出来反对。

  文通中学一位中层领导介绍,高尚梅把淮安中学高中部搬到了新校区,原淮安中学校园给了文通中学。

  2003年,当地组建曙光双语九年一贯制学校。此后,当地几家民办学校开始了生源大战。

  陆声说,淮安区内最好的高中、初中、小学都是私立的。私立学校把学生招满了,很多去公办学校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不太好或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的。

  陆声说,经过10多年发展,私立学校已经形成卖方市场:家长都要走关系花钱把孩子送进去,而私立学校已经基本满员,再也不愁招生、不愁钱,“连招生广告都不用做”。

  但乡镇学校的老师们也逐渐失去希望。随着生源急剧减少,教师也大量赋闲。现在很多学校规定,为了减少开支,教师50岁以上可以不上班。

  “改制最后还是苦了家长。”陆声说。

  不过,很多家长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有一个乡镇,今年有小学毕业生220名,当地的乡镇中学招了185人。这次公立学校终于战胜了私立学校。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