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除了南京等寥寥几个城市之外,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却并不那么乐观,缺乏认可缺乏场地缺乏教练,太多的瓶颈,让普通孩子们很难真正享受到足球的快乐。体坛周报记者肖良志:
肖良志:由于没有正规的全国性的联赛,所以这些孩子打比赛的场地并不多,再有一个,即便是你想多也不可能,一个是校长不愿意,他不会放开校园足球的这种运动,第二个就是孩子的家长也不愿意,考虑到学业的问题,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踢球,定点的,重点的足球城市的学校这些球队相对来说打比赛多一些,一年能打个几十场比赛已经算了不得,也就是二、三十场比赛。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门的美好愿景如何才能通过细化的步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好在在基层教练们看来,这次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比如说打通足球特长生招生渠道,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南京第三中学体育教师朱兵的担忧,就有望得到解决:
朱兵:一部分踢足球的小孩,踢倒六年级基本上就结束了,无法衔接,高中衔接方面做的不够,很多学校,一到四年级的时候踢得小孩还是比较多的,五、六年级因为小学要升学,因为足球没有出路,没有一个好的对口的中学让他去上。
另外,看到校园足球形势看好,有人会说中国足球的水平也有望提高,但实际上,也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误解,对于校园足球和整个中国足球之间关系的一个误解。由教育部门主导的校园足球活动,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孩子们锻炼身体,或者逐渐产生对足球的兴趣,至于我们的职业足球水平如何提高,还需要体育部门更多的工作。体坛周报记者肖良志:
肖良志:校园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孩子们更多的到最为阳光的,最亲近自然的人造草皮或者天然草皮上去运动,这个运动不是说让你进行什么激烈或者专业的训练,或者是竞技运动,而是一种健康的,或者是娱乐的,培养和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户外运动的方式,至于说跟中国足球搭上边现在根本搭不上边,要想搭上边就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建立一个能够衔接校园足球的青训体系的一部分,也就是建立众多的业余足球俱乐部。
(来源:中国广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