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对话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
北斗海外位置服务项目成功落户巴基斯坦;北斗海事国际标准获认可;国内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计出货已达200万片以上;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近4000万部智能手机已投放市场……今年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如火如荼,不断取得新进展——
稳步抓建设——
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记者:冉主任您好,今年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亮点频传,请您介绍一下系统建设和应用进展的最新情况。
冉承其:北斗卫星系统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服务性能指标稳中有升。通过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监测评估表明,系统服务性能满足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服务性能优于10米。如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米左右。
记者:我们了解到近期还发布了一些系统规范文件,对北斗将来的发展建设助力很大。
冉承其:是这样的。我们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给出了北斗系统的空间信号特征及性能指标、系统服务特征及性能指标,向用户承诺了系统基本性能。同时,还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2.0版)》,公布了第二个公开服务信号B2I,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成为拥有两个民用频点并已经形成服务能力的系统。
记者:美国的GPS系统发展时间比北斗早很久,有观点认为,我们要实现后发赶超,既要靠市场化运营,把北斗相关产品的生产规模搞上去,形成较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在技术上还要有所创新和突破,要不然用户用惯了GPS,干吗要突然改用北斗。
冉承其:的确如此。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北斗系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已经完成总体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演示验证,该项目开发并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这个系统由近200个基准站组成的框架网、1000余个基准站组成的区域加密网、数据处理中心等组成,通过移动通信、数字广播、卫星等播发手段及相应接收终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广域米级/分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以及区域厘米级实时定位服务。打个比方,以后再用北斗导航汽车,它可以精确到具体行驶在哪条车道上。
记者:按照之前提出的规划,北斗系统已经开始了第三步发展计划,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冉承其: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目标,我们深化了系统总体方案论证,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一系列新体制和新技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信号体制、高性能星载原子钟等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生产工作正稳步推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完成星座部署,届时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