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蓝皮书指出官员五大形象危机:贪渎色假枉

2014年05月28日14:5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电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发布。蓝皮书指出,官员形象危机主要集中在五大风险领域,即“贪”(贪腐问题)、“渎”(失职渎职)、“色”(性丑闻、强奸)、“假”(包括火箭提拔、“被影响”“造假造谣”等要素)、“枉”(暴力执法、遭遇暴力抗法、作风粗暴等)。

根据报告,当前,群众更加厌恶“贪”和“渎”的官员。在“群众对官员负面形象的厌恶排名”中,“贪”(30.7%)、“渎”(24.8%)和“假”(17.4%)位列群众对官员负面形象厌恶排名的前三位,“色”(16.6%)和“枉”(10.5%)次之。而“贪”和“渎”都属于对“公权力”的滥用,说明群众普遍认为“公权力”应合法、合理使用。

据该蓝皮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介绍,官员形象的社会态度调查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开展,调查期间共回收有效问卷1469份。调查选取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的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国企领导和民政干部等7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给予差评的结果排序依次为: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国企领导和民政干部。对此,唐钧表示,城管属于执法类官员,执法不当往往造成恶劣影响,同时,执法作为一种“管制”行为,极易引起执法相对人的差评和遭到公众的不理解;学校领导、医院领导和村干部则贴近公众,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手中也相应掌握了不可或缺的资源分配的权力,权力受不到有效约束,就容易滋生腐败。

此外,调查还显示,“官员形象已改观程度”平均为51.7%,表明群众普遍认为官员形象有改观;而“官员形象待改观程度”平均为73.2%,表明群众认为官员形象需进一步改善,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改观空间,力挺“从严查处”。

据悉,该调查还从群众对官员形象的偏好进行了排名。排名显示,当前群众“爱才喜惠”,更加偏好“能力本位”和“惠民导向”的官员,因此官员形象需“才德兼备”。而无论是“能力”型官员还是“惠民”型官员均属于实务型官员,说明群众最为期待的是官员专注于实事,真正让社会获益。

 

分享到:
(责编:尹深、唐述权)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