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罗翰轩:“违规发放福利问题突出”有何隐忧?

2014年05月19日08:10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罗翰轩:“违规发放福利问题突出”有何隐忧?

  从今年4月8日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曝光台栏目开始实行“周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在公款滥用问题上,违规发放福利问题成为了案件通报中的一大突出问题。据人民网记者统计,在前五次通报的956起案件之中,向职工违规发放福利的案件多达128起,而违纪的形式以发放过节礼品、违规发放补助、组织集体旅行为主。(5月16日人民网)

  “以发放过节礼品、违规发放补助、组织集体旅行为主”的违纪问题突出,不是一时一地,也不是一人独享,它很可能甚至完全就是某些团体的“共同意愿”。所以,在中央保持高压之下,这样的现象和暴露出的问题值得重视和深思。

  某些领导干部认为反正自己没有揣腰包,自己没有吃独食,是为“大家谋福利”,有什么大不了的,尽管也明白自己违反了八项规定精神,但有“集体”的“撑腰壮胆”,难免也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偷偷干一下”。毫无疑问,无论是发放过节礼品,违规发放补助,或者集体旅行,都是悄悄进行的,彼此之间都会提醒“一定要低调”,然而覆盖越来越广且有效的监督,会让这些“现出原形”。

  现出了“原形”又怎么样呢?是被中纪委网站点名通报。对于党员干部中“四风”问题的纠正是防腐反腐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每周通报”的设立体现了中央对纠正“四风”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也有利于将中央的基层反腐制度化。按理这已经形成了很大的震慑,可是对照一下“每周通报”的数据,第一期通报发放福利14起,第五期其中福利27起,竟然有上升趋势,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可以肯定,这还是被检举发现了的,没被举报的远远不止这些。

  “违规发放福利”与省部级高官贪污腐败案件相比,这类案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涉案人员的处理也多限于批评、警告的层面。笔者认为,“违规发放福利问题突出”与违规成本偏低有关,如果不加改进,会有更大的隐忧。一是“破窗效应”导致“法不责众”,“违规发放福利”泛滥;二是“违规发放福利”变成彻底的谋私,构成大的贪腐;三是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固化对深化改革必造成极大阻碍。

  对此,笔者认为,“四风”问题的纠正需长期努力,虽说“每周通报”栏目对基层官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是规范、透明,甚至是提高公职人员收入的工作更需加速有力推动,让“违规发放福利”成为违法行为。

分享到:
(责编:王泽、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