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盛卉 实习生刘早)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8日上午在阿布贾出席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发表题为《共同推动非洲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特别致辞。
围绕此次峰会“促进包容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主题。李克强指出,包容性增长已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中国和非洲互利合作,提升23亿多人口的福祉,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这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事实上,“包容性增长”已经成为李克强此次非洲之行的一大关键词。
5月4日,李克强与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共同会见记者时便强调,中非双方的合作不仅可以实现互利共赢,而且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紧接着,李克强5月5日在非盟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也提到,中国愿与非洲国家交流发展经验,分享发展机遇,共促包容性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非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双方正面临着合作关系的全面升级,因此,李克强强调“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对中非贸易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正如有评论指出,包容性增长,不仅是中国总理与非洲各国首脑分享的增长观,也是中国对中非合作的期许,更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的界定。
“包容性增长”将加强中非贸易合作
李克强在致辞中表示,一国之内实现就业、公平和平衡发展是包容性增长,国家和地区之间平衡发展也是包容性增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对人民网记者说,“包容性增长”概念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各国发展状况多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提出的。在当前世界经济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形势、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都不尽相同,因而也会产生更多的贸易保护政策。而“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则提倡机会平等的增长,倡导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互信,这有利于各国之间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
谈及中非贸易合作中的“包容性增长”,李克强表示,中非经济具有很强互补性,双方发展互为对方机遇,彼此取长补短,互利合作,必将为中非各自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包容性增长”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方面是指中国与非洲双方在加强经贸合作的基础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中非双方互相理解,根据彼此的实际国情,实现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涉及传统的经济领域,因为贸易合作的“包容性增长”同样会影响中非双方的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
经贸与人文交流共促“包容性增长”
李克强表示,经贸和人文紧密融合,是中非合作相辅相成的两个“轮子”。中方将与非方一道,在继续推动扩大中非贸易和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强中非人文等各领域交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传媒、体育等领域合作。
陈凤英认为,依据“包容性增长”原则,中非双方在下一步的合作中要坚持中非对话,并加强中非关系中的多元性,这就要求中非双方在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加强人文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彼此的国情与发展观念,从而尊重彼此发展,实现中非合作中的平等共赢。
“中非贸易合作方面的‘包容性增长’潜力巨大。”杨光表示,现阶段中非双方的贸易合作主要集中于资源、市场、贸易方面,中方利用非洲的资源、市场,在非洲进行投资,从而发展双方的贸易合作。而在今后的合作中,中非双方可以进一步促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包容性增长”涉及三方或多方合作
针对中非双方未来的合作前景,李克强在致辞中表示,中方也愿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加强协作,在“非洲需要、非洲同意、非洲参与”的原则下,探讨在非洲开展三方和多方合作,共同为非洲发展建设作贡献。
对此,杨光提出,在未来中非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可以更加关注非洲地区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需求,扩大同非洲制造业、加工业领域的合作,实现非洲国家内部的产业延伸。中非双方的合作可以扩展到三方甚至多方合作,他国及国际组织的参与有利于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拓展,从而吸取多方力量,实现真正的“包容性增长”。
此外,针对非洲国家的发展现状,梅新育还表示,“包容性增长”不代表无条件的合作升级,中国在同非洲发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非洲在宏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的缺陷,适当规避潜在的合作风险。因此,在中非双方进一步的合作之中,非洲需要创造更好地商业环境,这也是中非双方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条件。
本网原创: